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方案调查目的。了解农村住户的生产、收入、消费、积累情况和社会活动情况,研究农民收入变化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监测农民实现小康和摆脱贫困的进程,为各级党政领导制定农村经济政策和决策,为社会各界了解有关信息提供依据。调查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的省辖市的所有抽中的农村住户。主要内容:农村居民居住的社区发展情况、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农村居民家庭人口基本情况和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收支、实物收支情况调查等。本调查制度报告期别分为年报和定期报表。农村居民现金收支和主要农产品出售情况为定期报表,其余为年报。报表在国家农村住户调查网点中进行。农村居民的现金收支和实物收支情况通过农村住户记帐取得资料,其余调查内容采用年底对调查户一次性访问调查方式取得资料。本调查制度的数据报送和汇总方式。调查数据处理使用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统一研制的计算机处理程序。县农调队负责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查,审查无误后上报省(区、市)农调队,再经省(区、市)农调队审核,通过国家统计信息网上报综合表和基层表数据。调查数据的汇总实行国家级超级汇总。本调查制度实行全国统计分类标准和统一编码。第二篇:改革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方法分析探讨我国开展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已有二、三十年了,调查方法基本没有多大变化,改革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方法分析探讨。主要是采用抽样方式抽选调查户,通过调查户记帐而获得调查资料,再经过编码、录入、汇总(或过录汇总)实现调查目的。这种抽样调查方法因其得到的信息量大、数据准,相对于全面调查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是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一大进步,为农村统计工作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统计调查改革要求的提高,这种记帐方法的弊端也逐渐显现。第1页共7页㈠可被选作记帐户的对象越来越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劳动力流动更加频繁,有文化的劳动力(或家庭主要成员)大都外出打工,没有外出的又多为文化程度较低、无技术专长的人(或家庭非主要成员),这部分人基本上不能胜任记帐工作,按随机原则抽选出的调查户就会无人记帐。若人为调整记帐户,又违反随机抽样的原则,因而能够作为调查户对象的户越来越少。㈡末端样本代表性不足。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收入来源渠道拓宽,农村经济成份趋向多元化。一方面抽选调查户时受记帐条件的限制,必然产生在本地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调查户比重偏大,抽样误差被人为扩大,代表性肯定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因家庭主要成员或劳动力外出,必然出现非掌管家庭经济的人员记帐(或由外人代记),这些人不太熟悉家庭经济运转情况,这样也不能真实反映家庭实际收支状况,调查误差也被人为扩大,同样也影响末端样本的代表性,调查报告《改革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方法分析探讨》。㈢不适应统计调查改革发展的需求。一是随着统计调查系统改革基本到位,统计调查任务不断增加,而老的调查方法又要占用基层调查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调查任务与调查力量的矛盾更加突出;二是社会对农村住户调查信息需求更加迫切。在时间上要求更加快捷,在内容上要求更加全面,在方法上要求更加灵活,在质量上要求更高。老的调查方法很难适应上述要求。因此,农村住户调查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农村住户调查方法的目的。通过改革农村住户调查记帐方法,减轻基层调查人员工作量、提高农村住户调查源头数据质量。改革条件日趋成熟。一是调查队改革基本到位,同时经费保障程度提高,独立调查、独立上报的体制基本形成;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外出人员手机基本普及,通讯更加便利。使电话调查成为可能;三是农村劳动力流动频繁,农村经济趋向多元化,抽选具有代表性调查户的难度大,促使调查系统只有通过改革适应新的形势;四是新一轮农村住户调查样本轮换即将展开。改革设想。在农村住户基层调查网点中,抽出一小部分调第2页共7页查户保持原有记帐方法记帐、余下部分调查户按新的记帐方法记帐,两部分合并共同完成农村住户调查任务。简称为“分类记帐法”。“分类记帐法”的中心思想是。在保持原农村住户调查网点抽选理论体系和方式不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