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XX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2016年上半年,全镇上下统一思想,干群同心,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省委“1+10”文件要求,我镇以“一户一策一干部、一事一议一落实”的工作方法,全力以赴抓脱贫攻坚,效果明显。一、基本情况**镇地处正安北部,距离县城28公里,总面积8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59.32%。辖五个村,73个村民组,5868户20811人。是国家二类贫困乡镇,有3个一类贫困村,贫困户1160户4241人,其中民政兜底户150户230人。2014年已脱贫264户1112人;2015年已脱贫217户921人;2016年拟脱贫293户1136人;2017年脱贫235户838人。二、脱贫措施及成效一是理清思路、明确目标。镇党委政府提出“241”精准扶贫模式和工作目标。即:出台《**镇精准扶贫干部挂帮监督制度》和《**镇精准扶贫“一户一策一干部”项目落地跟踪制度》为保障,全力实施“党建扶贫、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移民”四项行动,实现全乡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000元的目标。二是精准识别对象,不漏户漏人。全镇以党政班子领导为挂村组长,组织挂帮部门深入到组召开群众评议会。目前,全镇召开群众评议会214次,入户2378次,针对农村与贫困户难见面的现状,我们实行“白天找不到人,晚上找,晴天找不到人,雨天找”。针对外出群众,通过电话联系、短信、qq、委托等方式,达到了户户见面。针对矛盾大、情况复杂的村组、召开群众会,实行评议精准扶贫户“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保证了贫困户评议对象科学精准。三是政策宣传到位,提高群众知晓率。为了加大群众帮扶政策知晓率,我镇坚持每月一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全镇干部每月一次集中培训学习,每月如开一次群众会,第月开一次组长政策知识培训会。除了利用开群众会、农村“红白喜事”、广播、黑板报、标语等,我们“送政策上门”,即采取了“一第1页共4页户一袋”方式,即将各类国家、省市县的帮扶政策,印制成传单,装订成册,用袋子装好,给群众送上门去,同时,又口头宣传,送出“一户一袋”1180个。防止群众将政策单子搞丢,我们挂帮干部张贴到户的各类宣传单1000余份。尤其是在教育、医疗、贷款、产业等方面的帮扶政策,更是重点宣传,极大的提高了群众知晓率。通过政策宣传,2016年,我镇已发放特惠贷款604万元;在教育扶贫方面,1347人享受“两名一补”补助款94余万元;在医疗求助方面,累计报销854人次,贫困农户享受政策补助款132万元;民政救助(含临时救助、农房保等)补助347户,约46万元。四是责任到人,帮扶全覆盖。认真按照54321结对帮扶措施,全镇296名干部挂帮1160户贫困户,其中有能力的农村无职务党员221名协助干部挂帮233户,达到建档立卡户帮扶全覆盖、不漏一户一人。同时挂帮干部实行定时定责帮扶,坚持一月走访1至2次,了解贫困户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因地制宜,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帮助制定脱贫措施,选准致富路子,实行一户一策,累计帮助贫困户出致富“点子”1160个。镇党委建立了精准扶贫项目落地跟踪制度和精准扶贫干部挂帮监督制度两项制度来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帮扶干部帮扶不低于3000元的资金或项目,实行镇纪委监督,严格奖惩,将帮扶实效运用到干部年度考核和提拔任用中。五是以畜牧产业为抓手,实现“短平快”坚持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组,组有示范户,户有致富能人。截止目前,全镇在三个贫困村分别打造了脱贫攻坚示范小区。一是新建村养牛示范小区。涉及两个村民组68户278人,5头以上养牛户达59户,其中贫困户养牛占60%以上。示范带动全镇3头以上养牛户397户,直接增加收入户均1.5万元左右,创总产值600余万元。二是同心村家禽养殖示范小区。涉及两个组64户256人,500只以上养鸡农户36户,其中3万只以上林下养鸡场1个,贫困户养鸡占60%以上。示范带动全镇贫困户养鸡100只以上的721户,精准扶贫户覆盖率92.3%,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总产值300余万元(包括肉鸡和鸡第2页共4页蛋)。三是**村养蜂示范区。发展养蜂农户87户4000多群,其中贫困户养蜂占50%以上。通过示范小区创建,贫困户户均增收2万元左右,总产值170万元。截止目前,发展生态925户1940头,生态羊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