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土壤学教案环境专业第一章土壤形态特征一、基本形态特征土壤形态就是土壤的外部特征,这种外部特征是通过人们的感官即视觉,嗅觉和触觉来认识的。在土壤形成以后,各土层在组成和性质上市不同的,所以,反映在剖面形态特征上,各层也是有差别的。在野外通过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可判断出土壤的一些重要性质。土壤重要的形态特征有:颜色,结构,质地,坚实度,孔隙,湿度,新生体,侵入体,动物孔穴等。(一)土壤颜色土壤颜色是土壤内在物质组成在外在色彩的表现。由於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不同,所以土壤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在鉴别土壤层次和土壤分类时,土壤颜色是非常明显的特征.土壤颜色采用芒塞尔颜色命名系统,将土块与标准颜色卡对比,给予命名。给土壤的颜色定名时,用一种颜色常常有困难,往往要用两种颜色来表示,如棕色,有暗棕,黑棕,红棕等之分。这样定名,在前面的字是形容词,是指次要的颜色,而后面的字是指主要的颜色。决定土壤的颜色,主要有以下几种物质:腐殖质含量多时,使土壤颜色呈黑色。含量少时,使土壤颜色呈暗灰色。氧化铁在土壤中德氧化铁一般多为含水氧化铁,如褐铁矿,针铁矿等,这些矿物使土壤呈铁锈色和黄色。石英,斜长石,方解石,高岭石,二氧化硅粉末,碳酸钙粉末等,它们都能使土壤呈白色。氧化亚铁广泛出现在沼泽土,潜育土中,它使土壤具有蓝色或青灰色,如蓝铁矿,这类矿物为白色,但遇空气中德氧即很快变为青灰色。除物质成分影响土壤颜色外,土壤的物理性状不同,也会使土色有所差别。例如,土壤愈湿,颜色愈深,土壤愈细,颜色愈浅,光线愈暗,颜色愈深。所以在比较土壤颜色时,必须注明条件。土壤颜色本身对树木生长并不重要,但是颜色却可指示土壤的许多重要特征.土壤颜色还可影响土壤的温度.深色土壤比浅色土壤易吸热.有森林植被的土壤受温度的影响比裸露的土壤小.森林火灾后,表层土壤颜色变深,从而导致土温增加.(二)土壤结构土壤结构就是土壤固体颗粒的空间排列方式。自然界的土壤,往往不是以单粒状态存在,而是形成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团聚体,这些团聚体或颗粒就是各种土壤结构。根据土壤的结构形状和大小可归纳为块状,核状,柱状,片状,微团聚体及单粒结构等。土壤的结构状况对土壤的肥力高低,微生物的活动以及耕性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一些人为的活动将很大程度上破坏土壤的结构.如森林采伐后,由于重型机械的使用将导致土壤被压实,土壤表层结构被破坏.(三)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中各种颗粒,如砾,砂,粉粒,粘粒的重量百分含量。土壤质地影响土壤肥力,如土壤持水力,土壤通气性,有机质的贮存,营养元素的吸附和土壤的耕性,从而影响树木的生长。准确测定土壤质地要用机械分析来进行,但在野外常用指测法来判断土壤质地,将土壤质地分为:砂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粘土等。(四)土壤湿度土壤水分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土壤肥力因素。根据土壤水分含量,在野外将土壤湿度分为:干,潮,湿,重湿,极湿等。(五)新生体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新产生的或聚积的物质称为新生体,它们具有一定的外形和界限。新生体可以按它们的外观分类,也可按它们的化学组成来分类。按外观分,新生体盐霜,盐斑,结核等。按照化学组成分,新生体可由易溶性盐类组成,如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钙等;还有由晶质或非晶质的化合物组成,如含水氧化铁的化合物,氧化亚铁的化合物,锰的化合物,二氧化硅和有机物等。新生体是判断土壤性质,土壤组成和发生过程等非常重要的特征。例如,盐结皮和盐霜,表示土壤中有可溶性盐类的存在。锈斑和铁结核是近代或过去,在水影响下产生于干湿交替的特征。(六)侵入体位于土体中,但不是土壤形成过程中聚积和产生的物体,称为侵入体。侵入体有砖头,瓦片,铁器和磁器等。一般常见于耕作土壤中,是判断人为经营活动对土壤层次影响所达到的深度,以及土层的来源等。二、土壤剖面(一)概念1、土壤剖面:从地表凋落物向下直到土壤母质的垂直切面。2、土壤发生层:由于成土作用形成的土层(二)自然土壤剖面的形成(一)土壤剖面定义1、定义: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所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这段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