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区2009年第二期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扩大试点工作,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活环境,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㈠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紧紧依靠群众,通过政府适当补助、政策扶持等措施,努力改善我区农村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为全面启动全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累经验。㈡基本原则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布局相衔接,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坚持政府引导,尊重群众意愿。在政府支持和适当补助的同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经济实用、保证质量安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政策公开、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二、目标任务㈠目标要求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经济适用、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原则。按照《XX省农村危房评定标准》对试点乡镇、村五保户中的一、二、三级危房,地质灾害户、因灾倒房户,一级危房低保户、困难户和一般户等四类危房进行试点改造。㈡任务分解全区农村危房改造二期共2044户,其中。五保户一级35户、二级61户、三级36户,低保户458户、困难户一级607户、一般户一级358户、地质灾害危房改造户22户及第二期最具现实危险和威胁的地质灾害危及点农房改造489户。第1页共5页三、项目申报和审批㈠集中连片建房项目申报与审批:1、申报程序。集中连片建房按照建房对象申请,村组民主评议,村、乡(镇)、特区逐级审核申报,市危改办审批,省级备案的程序进行。2、乡(镇)申报材料⑴建房对象申请;⑵建房承诺书;⑶试点村组建房方案;⑷特区危改办所需其他资料。3、特区危改办需要申报材料⑴《危房改造试点建设规划方案》;⑵《XX省农村危房改造集中建房项目审批表》;⑶《XX省农村危房改造户审批表》;⑷房屋平面图、立面图。㈡分散建房的申报与审批:1、申报程序。分散建房按照建房对象申请,村组民主评议,村级申报,乡(镇)审核,特区审批,市级备案的程序进行。2、乡(镇)申报材料⑴建房对象申请;⑵建房承诺书;⑶试点建房方案;⑷特区危改办所需其他资料。3、特区危改办备案材料⑴《危房改造试点建设规划方案》;⑵《XX省农村危房改造户审批表》。四、资金筹集、补助与建房标准㈠资金筹集采取以农户自筹为主、外部扶助为辅,“省、市财政补助一点、特区财政补贴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办法。㈡补助和建房标准政府对各类对象的补助标准为。五保户重度危房、低保户第2页共5页重度危房2万元;五保户中、轻度危房分别为0.5、0.3万元;困难户重度危房1万元;一般户重度危房0.5万元,地质灾害户为2万元,具体补助标准由各乡镇根据本地经济状况和人均收入财力等因素确定。建房面积一般不少于人均20平方米(不含附属设施)。五、方法步骤㈠建房方式建房采取整村推进实施改造、分散重建和地质灾害异地搬迁或原地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二、三级危房采取局部维修的方式进行改造。1、整村推进实施。对于自然村农户数量超过50户,并且一级危房户数量超过该自然村全部农户数的30﹪或公路、铁路沿线、风景区周边以及交通方便,经济基础较好的自然村,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建设,建房设计规划应经建设部门批准。2、分散重建。主要确定在公路沿线,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建房户。3、地质灾害异地搬迁或原地治理。经建设和国土部门及专业技术部门进行地质灾害评估认定,通过对危及点进行工程治理能达到消除灾害隐患的目的,原地治理成本又低于异地搬迁重建的,应采取原地治理的改造方式;经建设和国土部门认定确属必须搬迁的危及点,在异地重建前必须按照“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4、局部维修。对二、三级危房采取对局部构件进行更换和维修的方式进行改造。㈡工作步骤及时间要求第一阶段。建设准备(2009年5月)。主要是根据我区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情况,按照市的试点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确定试点乡镇和建房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