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基层公务员涨工资方案|部分公务员工资直逼10000元每月5篇公务员涨工资:重在公平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鹏19日在媒体撰文分析了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涉及九个方面。他透露,1997年以后收入分配改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我国收入差距应控制在40倍以内;从今年开始公务员工资将逐步进入上涨周期。张鹏的文章分析了物价、消费、投资、进出口贸易和投资、城镇化、收入分配、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等九个方面,但多家门户网站纷纷聚焦收入分配,尤其是“公务员工资进入上涨周期”这句话引发很多网友热议。公务员工资低要上涨,收入呢。周期,算是一个科学用词,意味着客观、规律、必须、不得不。看来,公务员工资是一定要涨了。周期,就是公务员的定心丸,旁观者的封口令。一词之妙,胜过千言。说到工资,确实不能冤枉公务员。这两年流行晒工资,也有省部级、厅局级官员出来现身说法,以正视听。不过几千元,万把块,谁要说这算高,就有点“陶醉于与公务员对抗”的味道了。至于基层公务员,更是闻者泣血,两三千元是普遍的。这么一说,我已经恨不得举双手赞成公务员率先涨工资。不过,且慢。好比帝王家也有三门穷亲戚,以公务员数量之庞大,这年头谁没几个公务员的相熟。可极少听说有公务员因为工资太低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学进不起酒楼商厦。省级干部看病花费300多万,集资房价格只有不到市场价一半等新闻,倒不鲜见。至于吃喝烟酒之档次,相信你都懒得听了。形象的说法,是公务员有“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所以啊,对于晒工资哭穷的官员公务员,应该诚恳地问一问,您有多少要自己花钱的地方吗。那些公款给配的用的,那些让人羡慕嫉妒恨的福利,是不叫工资,但能不能算作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改革,不是只看工资条吧。研究员只说工资进入第1页共8页上涨周期,用词之准,真是煞费苦心。这些年,大学生为了“考公”可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如果不是有年龄限制,保不定会出现“范进中举”现代版。他们当然不是奔着高收入去的,但也不好意思说是奔着低工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去的吧,就像梅西前两天说的,“就算不给钱,我也会踢球”。还真有人在张研究员的文后跟帖说,就算不给工资,“考公”队伍也会挤破头。个中意味,闻者自明。张研究员在同一章节,讲到了社保并轨,是这样表述的。“首先是事业单位逐步从小社保体系进入大社保体系,最终把公务员也纳入大社保体系”。这是改革的经验性路径,先易后难。为什么觉悟最高的公务员改起来却最难呢。我并不反对为公务员涨工资,但,还是先把社保的轨并了吧,或者,来个齐头并进。公务员涨工资更需要重视公平工资收入尤其是公务员工资问题,总是一个很容易牵动人心的话题。这不仅是因为工资收入触及的是一个最为基础性的民生问题,同时也是因为,对于广大社会公众来说,“公务员工资”实际上具有某种双重性:不仅涉及一般的社会收入初次分配问题,而且也密切关乎政府公共财政上的二次分配问题。这意味着,面对公务员工资上涨问题,社会公众其实也有双重身份,既是旁观的羡慕者(对大部分普通民众来讲,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都是远高于自己的),也是有权参与的监督者,因为他们不仅是与公务员一样的劳动者,更是养活公务员的纳税人。站在“公务员也是劳动者”角度,对公务员工资进行适当的调整上涨,当然完全没有问题。但若进一步站在“公务员由纳税人养活”角度,公务员工资究竟应如何“上涨”,如这种“上涨”与纳税人负担如何保持合理平衡,又与“政府过紧日子”的理念如何充分兼容,显然又需要进一步认真推敲斟酌。结合目前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分配,以及政府财政供养状况,笔者以为,以下几点或许至关重要。其一,在内部的分配结构上,公务员工资上涨应主要优先侧重于那些直接与民众打交道的基层一线公务员,尤其是那些第2页共8页长期在艰苦岗位、行政级别很低、属于“非领导”序列的普通基层一线公务员。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囿于高度官本位的分配体制,基层公务员实际上一直普遍存在着付出与待遇不相称,“压力大、收入低”的问题。因此,公务员工资上涨不能是简单平均的“普涨”,而必须更有现实针对性。其二,公务员工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