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洪水工作预案一、总则(一)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sl298—2004)、XX县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县区防御洪水预案的通知》([**]64号)。(二)编制目标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依据,有计划、有准备地抗御洪涝灾害,有效控制洪涝灾害的扩展和发生,做到遇设计标准以内洪水保证各类防洪设施不出险情,主要保护对象不遭受较大损失;遇超标洪水有应急对策,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三)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和资源化的理念,全面、正确地分析当前的防汛形势,以落实防汛责任制为核心,实行兴利与除涝结合,防汛与抗旱并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保障防洪和供水安全。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把保障人民群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保障水库、河道、城镇、交通干线、重要厂矿企业、山洪易发区的防洪安全,努力保证中小河流,一般小型水库安全渡汛。二、基本情况(一)水文气象1、气候。我镇位于北纬亚热带的北部,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季风进退与四季替换较为明显。2、气温:据县气象站资料分析,我镇多年年均气温14.3度,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1.6度,最低气温-13.8度。气温年变化呈单峰型,最热7月为27.5度,最冷1月为0.9度,相差26.6度,气温年变化特点:3-5月气温上升25.4%,6-8月气温上升45.2%,9-11气温下降25.6%,与3-5月气温相近。3、降雨量:我镇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51毫米,多年平均降雨日期为103天,降雨集中在6、第1页共11页7、8月份,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二)洪涝灾害由于我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复杂,每遇大暴雨,极易造成泥沙下泄,河道漫溢,冲毁土地和道路、淹没房屋,甚至出现泥石流。另外,部分河段河床由于水土流失严重,两岸部分农田比河道还底,所以每次洪涝灾害都是沿河地区灾害最重,到处河堤被决口,庄稼被水冲沙压,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1954年8月12—21日,全镇连降暴雨,降水量达468.7毫米,河道漫溢,沿河地带形成水灾;1956年6月29日,全镇普降暴雨,部分乡镇,山区发生泥石流70多处,死亡28人;1975年8月5日全镇普降大雨,降雨量达634.4毫米,白河洪峰流量达到2450米/秒,洪水漫堤,淹没庄稼3000亩;1986年6月26日,全县普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到467毫米,白河洪峰流量达3410立方米/秒,白河大堤决堤几处,造成严重损失;2007年7月24日,我镇突降暴雨,降水量达到580毫米,白河洪峰流量达到2700立方米/秒,白河大堤白西段西河决堤,转移白东、白西人口1800人;2005年6月30日,我镇突降暴雨,降雨量达648毫米,白河洪峰流量达1210立方米/秒,白河、铁河很多处河堤决口,河堤、公路被冲毁20公里之多,水冲沙压达1万多亩,直接经济损失150多万元。(三)防洪现状全镇境内共有小型水库18座,这些水库大坝由于建设年代久,时间长,再加上建设时资金不足、设计标准低,施工工艺落后等因素,18座小型水库中,除险加固完成4座,正在除险加固6座,病险水库8座,病险率高达44%。这8座险库分别存在输水管漏水、大坝单薄、溢洪道滑坡和坝体渗水等现象,老鳖潭水库存在铁矿库矿坝威胁水库严重现象。我镇境内有三条河流,其中白河是我县七大河流之首,流经我镇14个行政村13公里,险工险患不断治理,但有十几处隐患没有根本除治,另有铁河、大石河两条河流,其河堤高度原设计标准低,极易河道漫溢,曾多次被洪水冲毁,水冲沙压良田高达3000多亩,虽经过灾后重建,但仍有险工险段高达五十多处没有治理。另有村管塘堰289座险工险段的防汛问题。第2页共11页二、防洪抢险预案(一)重点防护对象全镇18座小型水库,白河河堤、铁选厂尾矿库、矿山滑坡及泥石流,集镇及工业园区为重点防汛对象。(二)防洪指标1、水库。柴沟园、石门沟、白龙、卅一号、花子岭、五里沟六座水库空库运行;东沟、砦湾、塔园、寺上、石房院、老鳖潭、常沟、青龙八座水库水位低于溢洪道2米运行;三道岭、石板河、小金岭三座水库溢洪道底水位运行,谢村水库分阶段蓄水验收。2、白河(白**水文站处)。警戒水位181.73米,保证水位182.95米;铁河、大石河的警戒水位为洪水满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