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使生产制造所需的设备得到适当的维护和保养,确保生产设备满足生产的需求。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进行生产制造设备操作及管理维护的有关的部门和个人。3.定义(无)4.职责4.1生产部经理负责对生产制造设备的建档管理;组织有关部门对设备进行验收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制订。4.2生产部设备维修班负责:生产设备的维修与检查。4.3设备使用部门/班组负责: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并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记录。4.3生管采购组负责:设备及备品备件的采购。5.工作程序5.1设备的添置和验收5.1.1设备使用部门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和设备的使用情况提出设备的更新计划,经总经理或其授权代表批准后由生管采购组进行采购。5.1.2设备采购进厂后由生产部设备使用部门,办理验收手续。验收合格后将所有设备列入“设备一览表”中。并建立设备档案,填写“检测/生产设备履历表”,连同设备操作维修手册、设备采购合同等资料一同归档。5.2设备使用和保养5.2.1生产部依据设备使用说明书或在生产厂商的协助下制订“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在管理部的协助下组织操作人员对“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培训。5.2.2操作人员上岗前需经使用单位培训,并组织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5.2.3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并做好设备日常点检,按照设备保养点检内容对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填写“设备点检记录表”。5.2.4生产部负责制订“设备保养规程”,并制订设备保养计划并有效实施,保养实施完毕后填写“设备保养验收记录表”。5.3设备维修5.3.1设备维修由生产部设备维修班负责实施。可以是外请制造商或其它维修单位。5.3.2操作人员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后应停机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由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维修完毕后,设备维修人员应将维修情况登记在“检测/生产设备履历表”中。5.4设备事故的处理和设备的报废5.4.1发生设备事故,相关部门应根据事故发生的类别逐级上报,由设备维修班负责组织维修。5.4.2事故所在单位必须认真分析设备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作出处理意见,形成报告报管理部存档。5.4.3设备经维修后无法使用或因其他原因需要报废的报总经理或其授权代表批准后报废。6.参考资料6.1质量记录控制程序(QP420200)6.2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见权责单位档案索引)7.报告和记录:7.1设备一览表(FM750201)7.2检测/生产设备履历表(FM750202)7.3设备点检记录表(FM750203)7.4设备保养验收记录单(FM750204)7.5设备事故处理报告(FM750205)7.6设备报废申请(FM750206)1.目的建立公司文件和资料审核、分发及更新程序,使公司文件均能得到有效控制。2.范围适用于涉及文件(含资料)编写、审核、批准、发放、回收及更新的部门主管及个人。3.定义3.1质量体系所产生的受控文件共3类:3.1.1《质量手册》;3.1.2程序文件;3.1.3工作文件,包括如下:A.岗位职责;B.相关部门制订的图纸、工艺卡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和管理规定等。3.2外来文件:非本公司制订的但用于本公司质量体系的文件,如法律、法规、标准、国际公约、惯例和顾客提供的文件等。4.职责4.1《质量手册》:4.1.1ISO推行小组负责编写《质量手册》及其更新版本;4.1.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质量手册》的内容。4.1.3董事长批准《质量手册》。4.1.4办公室负责:《质量手册》的分发、原稿的存档及作废版本处理。注:质量手册的分发参照质量手册控制分发名单。4.2程序文件:4.2.1各部门主管负责编写与本部门相关的程序文件及其更新版本;4.2.3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程序文件。4.2.4董事长负责批准程序文件。4.2.5办公室负责:分发程序文件;原稿的存档及处理作废版本。注:程序文件的分发参照附录“文件分发名单控制表”,程序文件涉及的班组依实际情况进行颁发控制。4.3工作文件:4.3.1相关部门主管负责组织编写本部门的“工作文件”及更新版本;4.3.2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的工作文件”内容。4.3.3董事长负责批准工作文件;4.3.4办公室负责工作文件及更新版本的分发和原稿的存档及处理作废版本。注:工作文件的分发参照附录“文件分发名单控制表”,工作文件涉及的班组依实际情况进行颁发控制。4.4外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