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管理专题量化:绩效与薪酬的纽带..............................................1量化管理:持续改进的基础............................................3量化管理法..........................................................6考核标准的量化管理..................................................7如何量化软性绩效指标................................................8企业量化管理的四大误区..............................................9个人价值的量化管理.................................................10案例:量化动态的人事管理............................................12不能量化的工作,要不要考核?.....................................一三如何考核难量化部门.................................................16量化内部管理的细节...............................................一八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量化...........................................19绩效考核中的非量化观点.............................................21量化管理与人性化...................................................23量化:绩效与薪酬的纽带当我们平时在描述一件事的时候,常常使用一些引起带有比较色彩的形容词,例如:“这个人长得真漂亮”,“他们衣服料子真好”等等。然而究竟有多“漂亮”和“多好”我们却是不能十分详尽地感受。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好在“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是轻松的”,故而我们大可不必在深究其中的底细。然而管理却是不能够太过于模糊的,指出“量化管理是第一步,它导致控制,并最终实现改进。如果你不能量化某些事情,那么你就不能理解它。如果你不能理解它,那么你就不能控制它。如果你不能控制它,那么你就不能改进它。(H.,:,,(1991)),上述这段话十分确切地表述了量化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一点大量的管理工作者已经十分同意这一观点了。美国的人事与发展协会()和产业协会()曾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企业进行了一项调查(,,)得出的结论如下:“对于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在建立正式绩效管理系统的组织里,有一半以上的组织在绩效要求的实现程度和工资之间保持着直接的联系。对于白领雇员来说情况也基本类似。而对于体力劳动者,则很少把工资同绩效直接联系起来。对体力劳动者来说最常使用的是奖金制度,而对于白领雇员来说,与评估结果相联系的工资却是最常使用的方式,而且随着雇员层次的上升,这种方法被采用的频率也有所提高。”通过上述二段结论可以看出管理量化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对绩效的控制和改进而其最终的表现是体现在薪酬之上。因此找到了量化的两个关键点:薪酬与绩效,并用量化方式加以互为转化,如同功与能之间的转化关系一般,便是实施量化管理有效性的保证最近被炒作得十分热的平衡计分卡模式(:,,P.,),提出了从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来控制企业的绩效。(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未来的管理》一书中的《启动平衡计分卡》或《使用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管理系统》二篇文章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司绩效测评》中的《平衡计分卡:良好的绩效的测评体系》和《平衡计分卡的实际应用》二篇文章),然而哈佛学院的教授在其所著的《战略实施中的绩效评估和控制系统》(东北财大出版社2002年8月)中对平衡计分卡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分析,他认为“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视角应该作为一个模板,而不是一种约束。没有数学法则来证明这些指标是充分和必要的。”同时他又认为“企业很少使用少于这四个视角的指标,但是根据不同的行业环境,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指标。”无独有偶,美国的和二位合著的《企业量化管理实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版》中一位经理人员谈到了平衡计分卡,并对此作了一番描述“如果你在谈论开发一个平衡记分卡,那么我劝你不要在这儿提及这个术语。我们已经花费了几百万美元试图和实施计分卡,可是没有成功。记分卡在这个公司只是一句漂亮的脏话。”因此二位作者在书中总结道:“真正成功的量化管理公司远远不是建立一个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