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能耗监测统计与考评系统系统说明书2012年4月目录第一章系统介绍1.系统建设目的、意义供热是社会公益事业,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建议》明确将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作为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能耗统计是监测和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生产消耗状况,服务于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搞好能源统计监测工作,对于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节能降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自上而下各个部门、各级政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家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办法,旨在促进能源节约和节能减排工作。在国务院出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之一(被排在第二的位置),强调“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0年工作要点》中强调突出抓好城市供热、照明、交通等行业节能工作,对供热行业加大督察力度、加强监管。本解决方案及研发的《供热能耗监测统计与考评系统》针对供热行业,以节能降耗为目标,集数据采集监测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热网经济运行技术于一体的涵盖国家、省、市三级网络的统计监测与考核评价系统。本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对我国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民用建筑集中供热企业各生产单位的各项能源损耗指标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实时监测报警和统计,同时为开展节能降耗分析与考核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本解决方案采用传感器网络等多项关键技术充分挖掘现有设备潜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热网运行中的不合理损耗,在不用投资或很少投资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调整就可取得显著节能效果。它以热网及组成热网的单元为研究对象,以在不同运行条件、不同运行参数、不同工况负载下统计计算出的热网或各组成单元的损耗的基础数据为依据,在保证热网安全可靠运行和不影响供热质量前提下,通过对热电厂、锅炉房、换热站、热计量表等的运行方式、热负荷的分配与调度、运行条件以及热网结构等进行优化调整,最终实现降低供热系统自身的损耗、用户端的过度损耗,提高供热的质量,从而实现热网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的运行。《供热能耗监测统计与考评系统》根据《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以及企业运行管理要求的各项能耗指标,系统将各项指标制成统一格式的报表并根据需要可以打印或上传数据,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加工、存储、监测、统计分析、考核评价的自动化,进而实现国家规定的单位节能降耗20%的目标。2.系统实现目标通过先进的系统平台,以能耗指标统计分析为核心,以节能减排为目的,加强供热系统的能源消耗统计分析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社会能耗。为各级政府和供热企业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供热能耗监测建立省、市、县三级监测网络,实时监测供热企业的能耗基础信息。供热能耗自动统计根据实时监测的能耗基础进行自动统计,形成报表逐级汇总、逐级上报。供热能耗分析对下级能耗统计进行比对分析,查找关键能耗点进行改造,从而降低能耗实现节能。供热能耗评价与考核对供热企业进行月、季、年能耗考核,建立能耗考评体系,对供热企业打分,奖先进督落后,以促进供热能耗节能工作的开展。3.系统管理层次实现了省级、地市级、县市级、公司级四级的数据的即时交换统计分析。同时具有横向和纵向的数据的统计比较功能。如图1-0图1-0系统管理层次4.系统主要功能1)统一的供热能耗考评指标库;2)统一的供热能耗指标算法库;3)统一的供热能耗标准库;4)供热能耗数据报表逐级定时和不定时上报;5)供热能耗数据报表逐级定时和不定时下发;6)供热能耗原始数据采集;7)分层次的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