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院“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方案xx学院“在职党员进社区”为群众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为了贯彻和落实省委组织部、省党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的通知》(黔组发〔2015〕5号)和贵大党发〔2015〕3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矿业学院决定在全院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服务群众,奉献社区。为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参加范围学院全体在职党员。二、报到时间及方式报到时间。2015年10月27日前到社区报到完毕。新发展、新调入或居住地等发生变化的党员在1个月内到社区报到。报到方式。就近就便自行到居住地社区报到。三、在职党员职责任务及服务内容(二)职责任务1.主动到社区报到。根据自身特长和能力认领1个以上社区工作服务岗位,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管理监督。2.宣传政策法规。带头和带动群众遵规守纪、依法办事。3.了解社情民意。经常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反映群众诉求。4.服务社区群众。主动联系和服务身边群众,有条件的可与社区困难群众特别是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结成对子,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5.参与社区建设。积极参加助学助困、敬老助残、帮扶优抚、维权帮教以及社区文化、卫生、环保、平安创建等活动,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二)服务内容1.开展一次民情家访。利用下班时间和节假日,到社区开展一次民情家访,深入到社区困难党员和群众家中,了解掌握第1页共4页群众所需、所盼、所愿,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急难,以实际行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参加一次社区活动。自觉参与文明创建、治安巡逻、环境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充分利用党员活动日、节假日、双休日等时间,为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及其子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可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一次社区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为加快社区建设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帮助社区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工作难题。3.开展一次政策宣讲。采取调研座谈、上党课、作形势报告、宣讲、专题辅导等形式,帮助社区群众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教育引导群众增强发展自信、跨越自信、小康自信,凝聚推进同步小康的强大正能量。4.认领一个“微心愿”。以生活困难党员和群众、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留守儿童、下岗工人、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等群体为重点,面向社区群众广泛征集具体、实在、易于解决的“微心愿”,主动对接认领,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达成所愿。5.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关心社区建设和发展,通过深入调查走访,了解群众对社区建设、城市交通、环境卫生、教育医疗、公共卫生、文化生活、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研究提出改进的建议、方案或举措。四、实施步骤(一)部署准备(10月9日)。学院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集中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增强在职党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好思想动员。分发《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单》,引导党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基础上,热心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二)集中报到(10月27日前)。在职党员携《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单》到相关社区党组织报到,将《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回执单》反馈给在职党员所在党支部。各支部做好统计工作,对未能报到的在职党员,要摸清原因,做好工作,督促其及时报到。第2页共4页(三)及时反馈(10月28日前)。各支部将在职党员社区报到情况上报学院党政办公室。学院党政办负责统计汇总,于10月31日前将报到情况报送校党委组织部。(四)服务践诺(11月始)。1.推行“居民点单、社区订单、支部派单、党员领单”的餐单式服务。根据社区党组织定期发布的服务菜单,各支部组织党员自主认领,2.加强服务对接,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服务。探索网络服务。充分运用qq群、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为社区群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3.开展主题服务。集合社区已有志愿服务、公益慈善项目等,在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以及其他特殊时间节点,组织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重点任务,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