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团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炼个人工作总结***大学***20XX年12月受学校党委和领导的信任,推荐我参加了陕西高校团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炼的活动。在去基层单位的安排中,团省委抽调了10名团干赴XX省跨省挂职,我本人是其中之一。在四川的挂职单位是XX县区XX县区,挂职岗位团县委副书记。短短一年的挂职锻炼已经结束,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感触很深,收获很大。可以说此次的锻炼机会,对我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转变,对我了解社会基层工作,提升工作能力和今后无论从事那一方面的工作,都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先将一年来的工作向组织汇报如下。一、思想认识方面的收获1、组织团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炼,既是团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团干部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中青发(2007)9号文件指出:大规模培训团干部,增进广大团干部党性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领,是新形势下战略发展的需要。这次团省委组织全省高校一百多名团干部下县基层团组织锻炼,既是整体提升高校团干部素质的新举措,也是团干接触基层、了解社会、自我完善的好机会。我有幸参加本次的锻炼,感到光荣和非常的珍惜。本人自从高校毕业来***大学团委工作已有八年时间,在西大的工作,对我从一个学生到管理者、教师的转变成长,给予了很多,使我深感有第二次上大学的感受和收获。近年来,随着青年团工作的开展,面对现代大学生,特别是面对绝大多数从农村出身进入高校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成长环境、人生诉求,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团的工作如何针对他们进行教育,是自己思考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在这次锻炼的一年中,通过下乡镇、入农户以及组织县上的大型活动等方式,有了亲身体验和深入了解。农村孩子从求学成长,到踏进大学的校门,应该说比城市孩子的背后付出更多、更艰辛。使我从感情上更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为今后开展学校团的工作,提高了新的思路和方法。2、通过农村团组织和高校团组织的工作实践和比较,获取了农村团组织工作可借鉴的经验。对于组织来说,团的宗旨、章程、纲领指导方针和组织原则是一致的,但对团组织工第1页共8页作的对象来说,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工作定位和不同的工作形式和方法。就农村团组织和高校团组织工作比较来看,其共同的目标就是组织引导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立志创业的精神,提升他们文化素质和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有活力的新一代党的后备军。其不同的是培养途径不同,农村青年是通过团的组织将相对分散的各行业的从业青年联系起来,适应农村青年想富、盼富的要求,发挥团组织的纽带作用,整合社会人力资源,为他们提供知识科技,就业指导,创业规划等方面的服务,吸引更多的社会青年靠拢团组织,并对他们进行团的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他们整天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高校团组织是非常集中的在校园内,对在校青年获取高文化知识层次,努力适应大学生青年对就业、创业的期盼需求,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行动,建设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联系创业出路以及创业技能培训。团企携手进校园等活动,有效服务大学生青年,吸引更多的青年靠拢团组织,并进行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升他们人生目标的定位,引导他们有更高的事业追求和政治理想。由上述比较来看,高校团组织工作的对象,其主要是来自农村和基层的青年,他们的思想形成,对社会的认识,离不开长期生活的农村环境。因此高校团组织的工作,应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基层社会的发展状况,借鉴基层农村团组织的工作经验,丰富高校团组织的组织内容开拓思想,以做到有针对性、有创新性地开展工作。3、基层锻炼的经历,使我加倍珍惜现在的工作。一年中,在南江团县委的领导和同事的关怀支持帮助下,磨炼了自己的意志。通过下基层,走乡镇,将近有半年时间穿梭在崇山峻岭之中,路途的遥远,道路的难行,生活的艰苦,看到老区群众生活的艰辛,对我这个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和洗礼。看到县上的同志常年累月为山区面貌的改变,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为老区群众脱贫致富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相比之下,自己优越工作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