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培训总结我是今年刚刚考上西南大学自然地理的考生,在去年一年的考研历程中,在考研论坛浏览了许多帖子,也得到了许多地理科学学院的学长学姐的无私帮助,我受益很大,使我在考研的过程中不是那么的迷茫和无助,正是这个原因,当时就想过,如果自己能够幸运的被西南大学录取,也要尽自己的一点力,把自己的考研历程和心得写一下,希望能对以后报考西南大学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学弟学妹有些帮助。复试结束之后,发现自己的成绩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已经属于低分了,也不敢把自己的经验发帖,以免贻笑大方,后来想了下,就以自己为例子,给以后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报考者提一些自己的建议吧,使他们的考研经历能够更平稳一些吧。一、大学选报阶段每年的五六月份,是许多考研者比较纠结的时候(当然全国统考的例外),我也不例外,当时是既想考一个好学校,也想容易考上,同时自己还不想考数学,这就比较有挑战性了,我所了解的地理专业不考数学同时是211的高校,也就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湖师大人文地理不考数学,自然地理需要考数学),武汉大学是全国顶尖高校了,自认为没有这个能力;华中师大曾经考虑过,但是英语单科一般华中师大会划线到50分,总分要求也比较高,我们系上届的学长学姐曾考到358分、368分,因种种原因与华中师大失之交臂,致使我们系上届考研华中师大全军覆没,加上我的英语水平不高,没有足够的信心能考到50+,放弃;西北大学地处西安,位置不错,个人感觉自然环境不是太好,放弃;对于西南大学,我们系每年都有学生考上,同时感觉西南大学每年的分数不是太高,对英语的限制也不是太严格,以前考320+基本就能够考上,同时地处重庆,位置很好,就下定决心报考西南大学。二、考研复习准备阶段考研准备在去年的三四月份就已经开始了,但是由于大三的课程还是比较多,同时自己对考研的重视程度不够,复习的第1页共4页进程比较慢,效果也比较差,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暑假吧。到了暑假,自己重点复习的还是英语,记忆英语单词,做些英语阅读理解,看些专业课,自己看专业课的时候,并没有自己总结下,而是图省事直接划在书上,个人感觉为自己后来的专业课复习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政治也就是看下辅导班发的重点总结,没有看红宝书,感觉红宝书的东西太多了,仅靠自己的理解,真的有些浪费时间(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啊,呵呵)。暑假的时间过得还是相当快的,眨眼的功夫,我们的大四就来临了,这时基本英语阅读理解历年真题做的也有五六遍了,做英语的感觉开始有一点了;政治在暑假基本没有做题,单单看了重点总结,这也是我的失策之一吧;专业课四本书现在开始显示他的巨大威力了,原本计划专业课复习四轮,先是40天复习第一遍,然后再用一月温习,再用20天复习第三遍,最后10天总结一遍,计划是完美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我把第一遍过了之后,发现我最先复习的专业课已经忘光光了,于是我就加大专业课的复习力度,基本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背专业课,早晨6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休息,早晨除了背些英语外,一直背专业课到10点半,晚上从8点开始一直到晚上12点在看专业课,自己现在感觉依然有些恐怖,这也是自己当初没有总结的恶果啊,一部分也可能是自己的记忆力不是太好吧。后来终于顶不住了,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吧,自己简单的把三本经济地理总结下,才感觉负担稍轻些。三、考试阶段研究生考试终于还是来了,不过自己的学习并没有放下,在坚持每天的进度看书,因人而异吧。考试的第一天是政治和英语,由于政治在复习的时候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少吧,在复习过程中把任汝芬的序列买了做一下,在冲刺阶段做了辅导班发的模拟题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并把答案背了下,等到上了考场,发现真题命中就一道简答题吧,其他自己努力搜索记忆和高中政治所学的内容,尽力往上答;下午考试英语,由于做英语真题有八九遍吧,做阅读理解很有感觉,作文也由于自己准备的相对充分而一路过关,比较顺畅,其他的题目就靠感觉在做了,而不是能力了。第2页共4页第二天,专业课考试,上午是自然地理,拿到试卷看了下名词解释,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