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辩论四辩总结陈词综上所述,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而制度则是指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在一个社会中,道德的力量是很强大、很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从内在去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们按照公认的标准处事,从而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它与制度相辅相成,是相互推进的关系。但用道德去治理社会,却存在着明显缺陷,特别是道德对权力的约束是无力的;反过来,权力往往借助制定道德规矩来扩张自身的权势。假设道德能够严厉约束一些人的行为,象陈希同、成克杰、薄熙来这样的蛀虫就不会产生。因此,道德与制度相比,道德的作用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光靠道德约束很难持久,尤其是对一个握有权力的人来讲,在今天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时代,个人的道德是靠不住的,这是由人的自私、贪欲的本性所决定的,不建立一个相互制约的制度来约束,单靠当权者道德自律是根本靠不住的。我们要充分认识人性,对人性保持清醒的认识,时刻警惕人性之恶。不要相信任何自诩高尚的人,不要相信任何美丽的承诺,不要对道德自律抱有太大的希望。如果没有制度约束,任何人,包括你和我,拥有权力都有可能会以权谋私,追求满足自己的私欲。为了大家都不受专制、独裁的侵害,为了大家的利益都得到保障,我们需要建立一整套权力与利益相互制约的制度,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包括你我,尤其要限制权力,只有制度才能约束人性的贪欲。当今时弊,就是空谈人性道德,死守中国两千年的道德说教,拒绝制度创新,将一切约束权力肆虐的有效制度,排斥甚至废止。习主席高瞻远瞩,提出了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就是在当前形势下,作出的一项英明决策。只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以道德修养为基础,以制度约束为准绳,我们的工作就会越做越好,我们的“中国第1页共15页梦”就一定会实现。我的陈述完了,谢谢大家。第二篇:自由辩论辩词自由辩论辩词正方(洋洋代表队)(郑利鹏、汪艺文):我们应该过“洋节”反方(中中代表队)(张国胜、霍莎莎):我们不应该过“洋节1.正方。说到过洋节这个话题,我想先撇开这种敌对的观点,关于过节这个话题,比方说很多朋友肯定在洋节当中,都获得了一种狂欢的快乐。而与此同时,也并没有干扰到过我们的传统节日。因此我的观点就是我赞成过洋节,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的快乐加倍。反方:我不赞成过洋节。刚才你所讲的是一种快乐,运用了一个狂欢,我想我们首先要把节日搞清楚,过节日是为什么。为什么要过这样的节日。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它本身就是中华大文化的具体“展现”,也都涵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天文、地理、人文、历史、伦理、道德、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等。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一种极为严肃、极其认真的活动。绝不仅仅是过节了,放假了,好好轻松轻松,找几个朋友聚在一起,痛痛快快热闹一番那么简单。中国传统的每个节日,既不是单纯的祭祀、怀念,也不是单纯的热闹、娱乐,它是一种综合的中华文化现象。在节日中,每个人只有亲身参与到各项民俗活动中,才能感悟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品位,从而提高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仅是我们这个民族长期发展、长期积累的一种生活总结,更是我们这种思维,我们这种品格,民族综合品格的折射。我不赞同过洋节。2.正方。说到这个过节呢,我觉得有两点,第一点呢就是您所说的传承一种传统,那么第二点呢,包括我们中国的节日,洋节都在里面有一个观点就是娱乐的功能,那么洋节就是补充了我们传统节日当中所缺乏的那种让我们狂欢的,让我去松懈的,让我去发泄的这种娱乐功能的缺失,从而使我们的节日体系更加完善了。反方。我恰恰相反,正是你所讲的他的那种所谓的狂欢的第2页共15页发泄的功能,我才竭力的反对,不允许也不希望中国人来过洋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有传统的说法叫四时八节,那么现在已经列入非物质遗产的有6项,这些节日里边不仅仅说它是一个欢聚了,或者是一种狂欢的,它更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