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对慈善工作的期望及解决方案一、期待慈善均衡发展1、慈善结构均衡发展目前中国的慈善是结构性,从已经发布的慈善榜来看,教育、社会公益和健康以及一些突发性灾难事件仍然是企业家们热衷的捐赠领域,比如地震、海啸等等,这时候人们一般会选择投全国慈善大机构,像红会、壹基金等等。而在平时,人们会更多地只关注身边的热点或者跟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造成慈善资源过度集中在某个灾害事件或某个领域,而一些与当前工作重点不怎么关联的领域,慈善资源很难达到。解决方案:从政策层面倡导,从实际操作上行动,使慈善均衡发展。2、慈善机构公益性和商业性之间的平衡纯粹靠创立人和民众捐款的慈善机构是很难以持续经营下去的,慈善必须以某种形式的、不为民众所反感的商业形式获得它所需要的资源而持续发展,目前国外有一些做得好的案例,通过销售慈善塑料手环、慈善马克杯、慈善t恤等等,价格适中,设计也不错,民众当然乐意购买,从而打慈善与商业之间的界限。解决方案。找到慈善与商业两者之间的均衡点。二、期待慈善公开透明作为普通大众很少有人会去质疑善款的使用率高不高,是否存在闲置或浪费情况,他们只会关注所捐的钱是不是给了当事人了,然而企业家们对慈善机构如何使用善款以及是否合理使用是很在意的。因为作为企业家,他们自然会像做企业时,要求善款物尽其用,用在刀刃上,尽可能减少浪费,放大善款效应。之前的红会郭美美事件引起公众舆论导向,从而用捐款代替了投票,在四川地震时将钱物捐给了民间慈善机构,说明作为公益组织,信用度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对不透明运作的慈善机构不信任,另外担心“越捐越麻烦”,怕接踵而至的各种拉赞助的捐赠活动,扰乱工作和生活秩序,从而不也捐赠。解决方案:做慈善最大的一个原则就是经得起民众的审查,即便没人看,财产流水账也要做到明示,放在网站上,要让民第1页共5页众能够方便浏览三、期待慈善资源更加公平一个好的慈善生态环境,不能容忍慈善资源被垄断,也不能庇护落后、带病运行的慈善组织,慈善资源的行政化垄断抑制了公众的慈善热情,窒息了民间慈善的活力。解决方案:1、锻造透明度高和公信力高的慈善组织,厘清政府责任和民间慈善之关系,厘清慈善与商业之关系。2、民政部门及慈善相关管理机构应当牵头开展一次从头到脚,从高层管理到基层机构的全面自纠与自查。要积极主动的查处一些行业内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对于捐款去向,使用数目必须做到清晰条理,有依有据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坦诚地接受媒体与社会的监督。四、期待加强监管控制政府监督部门与社会协调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运作程序,明确慈善机构的行为准则,接受捐赠和实施救助必须公开透明,合理合法,防止借等合法外衣谋取不正当私利,使捐助人放心自己的款项一定会用到需要救济的人员身上,从而调动富人捐款的意愿和积极性,确实十分必要。解决方案:制定完善慈善事业法律法规,从慈善公益组织的社会运行标准、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着手,完善慈善项目的执行及评估机制。五、期待媒体正确引在慈善家们行善义举时,社会各届也应多予以关注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媒体的密切关注和积极参与对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六、期待慈善可持续发展往往一个慈善机构的设立总是跟当时背景下社会的热点,如盖茨基金会关注穷人,全球创新性解决贫困问题;或者创立者本人问题,如李亚鹏设立的嫣然天使基金,是因为李亚鹏女儿患有兔唇。机构设立起来比较容易,然而当机构想要长久持续下去就比较困难了,这需要慈善机构多种形式的融资才能够达到。解决方案。拓宽筹资渠道,简化捐助程序,更加公开透明,让捐赠者充分参与,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第2页共5页七、期待慈善税收改革总体上,我国现行慈善税收优惠制度安排虽已初具规模,现行慈善税收优惠规范及其实施对于我国慈善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一些积极效果。对慈善组织的减免减轻了慈善组织的税费负担,捐赠税前扣除激发了社会捐赠意愿,对受益人的税收优惠体现了受益人生存权的尊重。但缺漏依然存在:首先,慈善税收优惠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程序繁琐,税收优惠资格难以取得。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