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课程编号:10107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总学时数:54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18学时总学分:2.5学分内容简介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它是一门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基础理论课。它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广,但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根据。教学大纲一、课堂讲授部分(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第一章绪论1学时第一节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第二节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三节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第二章疾病概论3学时第一节健康与疾病第二节病因学第三节发病学第四节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2学时第一节水、钠代谢障碍第二节正常钾代谢及钾代谢障碍第三节镁代谢及镁代谢障碍第四节钙磷代谢及钙磷代谢障碍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2学时第一节酸碱物质的来源及稳态第二节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第三节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第四节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第五章缺氧2学时第一节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第二节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第三节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第四节氧疗与氧中毒第六章发热2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病因和发病机制第三节代谢与功能的改变第四节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第七章应激2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第三节应激与疾病第八章休克2学时第一节病因与分类第二节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第三节休克的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第四节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第九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学时第一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和发病机制第二节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第三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第四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功能代谢变化第五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伤2学时第一节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第二节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第三节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第四节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第十一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2学时第一节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第二节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第三节细胞信号转导调控与疾病防治第十二章细胞凋亡与疾病2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细胞凋亡过程与调控第三节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第四节细胞凋亡与疾病第五节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第十三章心功能不全2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与分类第三节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第四节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反应第五节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第六节防治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第十四章呼吸功能不全2学时第一节原因和发病机制第二节主要代谢功能变化第三节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第十五章肝功能不全3学时第一节分类及病因第二节肝功能不全临床综合征的发生机制第三节肝性脑病第四节肝性功能性肾衰竭第五节防治肝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基础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2学时第一节急性肾功能不全第二节慢性肾功能不全第三节尿毒症第十七章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2学时第一节病因和发病经过第二节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代谢变化第三节发病机制第四节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病理生理学》金惠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2.11.第五版主要参考书:《病理生理学》王迪浔,金惠铭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实验动物的疾病模型》朱愉,多秀瀛主编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1997《TheBiologicalprinciplesofdisease》.SmithLH&TheirSO.Pathophysiology.SaunderComp.Philadelphia2ndedition.(三)教学大纲说明一、教学目的与课程性质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临床营养相关内容,规律及有关研究方法,使学求能利用基础知识进行特定人群的营养指导。运用正确的营养学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二、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本门课的主要内容是病理生理学的总论和各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是指多种疾病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