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題卷二張四頁,必須與答案卡一併繳交。選擇題(題)作答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案畫記在答案卡上,否則不予計分。本試題空白處,可供草稿使用,答案卡絕對不可打草稿。試題答錯,一律不倒扣。第一部份:國文實作測驗(每題兩分,計五十分)甲、泥「淖」—淖乙、腳「踝」—裸丙、浸「漬」—自丁、「掮」客—間戊、冰「雹」—報己、「隘」口—愛庚、「瑰」麗—貴辛、「縝」密—診上列「」中的字音,正確的是:甲丙己辛乙丁己庚乙戊庚辛甲丙戊己。下列選項,那一組「」中的字音皆相同?河清海「晏」、風行草「偃」、「揠」苗助長「屹」立不搖、銀貨兩「訖」、「迄」未掛懷「乍」暖還寒、不愧不「怍」、令人「咋」舌如法「炮」製、越俎代「庖」、「咆」哮公堂。以下各組詞語,完全正確的選項是:買櫝還珠、舐犢情深、窮兵瀆武動人心絃、泫然欲泣、頭暈目眩憔悴不堪、出類拔粹、心力交瘁趨炎赴勢、並駕齊驅、趨之若鶩。下列選項,完全沒有錯別字的是:景氣低迷,公司營運艱難,老闆憂心如焚,一愁莫展人前打恭作揖,人後無情毀謗,這種行徑最可恥與其詛咒黑暗,何不點燃一根蠟燭李伯伯自小離鄉背景,如今格外渴望落葉歸根。下列選項,哪一組「」中的字義相同?譬如「平」地/窪者若「平」主義「是」從/馬首「是」瞻深耕「易」耨/寒暑「易」節「惟」其義盡,所以仁至/「惟」仁為紀綱。下列文句,有關說話者語氣的說明,何者有誤?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責備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勸勉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輕視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讚美。下列文句釋義,正確的選項是:「在涅貴不緇」,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之意相同「青春時/我是盲目的射手/自負有千萬隻箭/就無的放矢/自以為豪放/終於/射盡了囊中之箭」,有「勸君惜取少年時」之意「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旨在強調「君子之學貴慎始」「如果他能從這扇門望見日出的美景,你又何必要求他走向那扇窗去聆聽鳥鳴呢」,旨在喻說「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翁森的四時讀書樂,在章法結構上,皆先寫景,次記敘,後抒情李文炤在勤訓一文中,舉大禹、陶侃二例,勉人培養勤勞的美德崔瑗在座右銘提到「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意謂「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除描寫寺中月夜之美外,也流露出作者隱退後曠達的胸襟。下列敘述所指的人物,何者正確?「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月夜魂。」─楊貴妃「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白居易「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諸葛亮「不肯迂迴入醉鄉,乍吞忠梗沒滄浪。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猶疑恨楚王。」─屈原。甲、想研究三國的正確歷史,可讀三國演義乙、想了解辛棄疾的詞風,可讀稼軒長短句丙、想知道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熱中功名的醜態,可讀儒林外史丁、想知道楚、漢相爭的故事,可讀史記戊、想了解陶潛的為人,可讀宋史己、想欣賞蘇軾的作品,可讀清真詞。以上選項,敘述正確的是:甲乙丙乙丙丁乙丁戊甲丙己。「樹的姿態各有不同,亭亭玉立者有之,矮墩墩者有之,有張牙舞爪者,有佝僂其背者,有戟劍森森者,有搖曳生姿者,各極其致。」以上一段文句,沒有用到下列何種修辭法?排比類疊借代轉化。漢字雖一字一義,但亦有兩字不能拆開,須合為一詞始具完整意義者,如「徜徉」、「琵琶」等即是。下列文句「」內的詞,不屬於此類的選項是:「婆娑」之洋,美麗之島「葡萄」美酒夜光杯「經濟」自期,抗懷千古望西都,意「踟躕」。下列「」中的成語,使用恰當的選項是:張小姐每天都打扮得「美輪美奐」,雍容華貴陳先生的義舉,「眾口鑠金」,名傳遐邇王教授論政之見,「鞭辟入裡」,深切時弊為準備學力測驗,每個國三學生,莫不「玩日愒歲」,全力以赴。下列楹聯與適用行業之配合,不正確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