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百万亩水源涵养林生态屏障建设项目实施方案XX市建设百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实施方案(2011年8月2日)为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粮食安全贡献市的目标,市委、市政府决定组织实施百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为把百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新科技的引领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创业区,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粮食主产乡镇为基地,以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为重点,以农业综合开发、标准粮田建设为依托,强化行政推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中打造百万亩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高产示范区,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二、建设原则1、集中连片。选择生产条件较好,生产设施完善,土地平坦,灌溉条件好,连片种植面积大的乡镇,进行整乡整建制推进。2、标准化生产。集成组装先进的实用技术,采用先进的物质装备,培训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设1施化栽培、集约化经营。3、创新机制。在基地各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植保专业合作社、灌溉专业合作社等,实行公司化运作,提升农业抗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三、创建目标综合考虑各地资源禀赋、生态条件、生产基础等因素,在全市选择生产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24个乡镇,开展整乡整建制推进,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实现小麦单产达到600公斤以上,玉米单产达到700公斤以上。主要区域分布如下:第1页共4页东北片。XX县区五女店镇、陈曹乡,XX县区南席镇、石象乡、古桥乡,共30万亩。东南片。XX县区张潘镇、将官池镇,XX县区只乐乡、张桥乡、望田镇、南坞乡、陶城乡,共30万亩。西北片。XX县区后河镇、坡胡镇、石固镇,XX县区山货回族乡、古城镇、郭连乡,共30万亩。西南片。XX县区榆林乡、蒋李集镇,XX县区范湖乡、姜庄乡、麦岭镇、丁营乡,共30万亩。四、主要措施(一)集成技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特点、生态条件,示范推广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推广适应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机收技术,机械化率达到100%;搞好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统防统治率达到100%;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配方肥达到100%。(二)开展部分协作。发挥行政推动的主导作用,协调财政、发展改革、综合开发、国土、水利等部门支持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科研、推广等单位全力参与,加大投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各方面参与的大协作格局。规划区所在县(市)、乡镇,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协调,狠抓落实,统筹整合各类投资项目和专项资金,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合力推进。(三)推进标准化。重点实施田间设施标准化,管理服务专业化,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方式集约化,提升粮食生产水平,通过整合项目,集中资金,完善示范区田网、路网建设,实现成方连片,土地平整,井电配套。积极扶持农机、植保等专业合作组织,推进统一整地播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技术服务,促进技术全面入户到田。提升农机作业水平,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力争小麦玉米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四)创新管理机制。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行政与技术相结合,发挥政府部门、科研推广、基层干部在组织发动、第2页共4页方案制定、政策扶持、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优势,构建政技结合的组织领导体系和技术指导体系。二是科研与推广相结合,以技术集成推广为载体,发挥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的优势,推动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应用、推动高产技术的普及推广、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建立“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标兵”的三级科技服务体系。三是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服务相组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引导耕地向农业公司、种粮大户集中,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探索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乡(镇)政府要积极扶持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每个行政村组建2-3个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