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环境下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建设和利用的研究》课题中期阶段性研究报告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数学组执笔谭湖燕一、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而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计算机的大范围普及,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处处延伸。计算机网络以其丰富的资源、快捷的信息传送等特点,对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现教育网络化既是信息时代的呼唤,又是科教兴国的需要。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变教师在教学中“主讲”的角色定位,使教师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指导学生学习、研究学习方法、创建学习环境上来;为了能给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自由选择的可能性;为了能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在网络环境下独立自主的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了能让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自由选择的课余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发展的能力。我校数学组根据学校具备比较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的实际情况,拟开展《交互环境下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研究》的实验研究,旨在利用校园网络,通过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给教师一个自由创造和自由发挥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创造学习的平台。二、理论基础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它是科学的认识论和能动的反映论。是人们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的哲学基础。它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并将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之中,其主要的基本观点为:人们的认识是通过实践产生的,时间是认识的源泉;认识由认识的客体、认识的主体和映象构成;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的认识总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如果能受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自我价值观的支配,则在认识活动中能表现出一种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2、现代教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活动是帮助人们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优良个性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但是在教育活动中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主要不是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所以说,教育活动又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教育技术学对于教育学是派生和依赖的关系,与教育学有着直接和有机的联系。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教育辞典》第七卷第3页)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提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即著名的“教育技术”94新定义)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殊的优势使得现代教育教学过程更加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校园教育网络使教育活动的质量、数量和效果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创造了“个别化学习”和远程教学的环境,使学生独立学习、主动求知、大胆创造和密切协作成为可能,而这四方面素质正是现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3、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社会,“读、写、算、信息处理”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文化的四大支柱,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4、认识活动主体理论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新科技革命带来挑战,现代社会急需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既具有相应的知识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