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进阶(一)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一、绩效管理的含义绩效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将业绩成效用于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以激励员工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组织战略以及目标的一种正式管理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企业目标的分解和达成,是希望达到管理过程的可控与再控,是有效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是促进企业业绩的整体提升。因此,我们更强强调的是对员工的积极促进,而非处罚和惩戒。绩效管理是增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导向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四项功能的有效方法。作为完整的绩效管理系统,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进与沟通、绩效评估与反馈、绩效结果的运用四个循环系统,其中绩效评估与运用可以促进绩效管理的再循环与提升。二、绩效目标设定1、绩效目标的设定方式——目标制定沟通沟通时间:在员工绩效目标制定时进行沟通。沟通方式:主要采取双方面谈交流沟通的方式进行。沟通内容:三个方面,绩效目标本身、绩效实施措施、目标所需支持。目标本身:目标一定是经过双方交流沟通确定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主管向员工明确说明:企业的整体目标是什么?为了完成这样的整体目标,部门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对员工的期望是什么?对员工的工作应当制定什么样的标准?检查的方法和措施是什么?完成目标后有什么奖惩措施等。通过对目标的交流,员工对自身目标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就会心中有数。不会发生只埋头干活,不抬头看路的情况。绩效实施措施:目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手段完成,哪些是关键环节或过程,应该如何应对等,这是双方交流的重要内容。因为不同的实现手段导致的结果会很不一样。例如营销员工需要完成任务,是通过销售老产品还是新产品;是通过对老市场的精耕还是新市场的开拓等等。通过对实施措施的交流,可以有效地防止员工的短视甚至是有害的行为。也便于主管今后的监督和指导。目标所需支持:完成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条件,需要什么样的资源,需要公司或者主管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这都需要在目标沟通中确定,这样主管可以提早做好相应准备,调动相关资源,保证员工全力以赴的完成任务。通过目标制定的沟通,防止了主管硬派任务员工被动接受的情况,员工对自己确定的目标的认可度就会大大提升。通过实施措施和资源的保证,让员工能够感受到主管的全力支持,他就会完成目标充满信心,斗志昂扬的投入工作。同时,通过目标制定沟通,主管对人才也能有效鉴别,如果员工对目标完成措施手段条件分析的头头是道,对完成目标的各项要素了如指掌,这样的人就有可能是企业的可塑之材。反之,如果员工对目标如何实现说不上一二三四来,而到时目标完成很好,这人十有八九是撞了大运。这又为主管评估提供了依据。2、绩效目标的设定方法在现实的企业实践中,比较常用的绩效目标设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个性化”的(即每个指标都是“个性化”、“具体的”,也经常表现为“线性的”——即绩效得分和绩效表现为一种比例关系),例如,我们可以设定这样一个绩效目标:“新产品销售额”的权重为一五分,目标值为销售额4千万,则评分标准:每减少300万,减3分,每增加300万,加3分。”;还有一种是“分级制”的,比如说设定三级目标,每达成一个绩效目标,得多少绩效评分),例如“新产品销售额”的权重为一五分,基本目标目标值为3000万,实现了得分为1分;期望目标值为4000万,实现了得分为2分;挑战目标为4800万,实现了得分为3分”。如何来评价以上两种方法的优劣呢?这就要回到我们做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来回答这个问题了。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有二个:提高组织和员工的绩效和能力和为价值分配提供依据。从这两个目的来说,绩效考核强调分层分类,强调相对区别,只要能在组织里面把那些表现优秀、良好、合格和较差的员工区别开来就可以了。因此要强调方法简单易行,区分度要明显,可以给主管一个很明确的目标。我们很难也没有必要再在四个不同各层级里面的员工,再区分出一个三六九等来。韦尔奇认为,绩核目标只要能做到相对区分就可以了,不要搞得太复杂了。因此,在设定绩效目标时,三级评价目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