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铸造车间的各类设备管理分析(转)随着我国加入WTO而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外铸造加工业看好中国市场,加之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铸件的需求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为众多的铸造企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近几年来,许多老企业对铸造厂进行了技术改造,大批的民营企业由原来的手工生产改为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新兴的铸造企业起点较高,几乎全部采用了半机械化、机械化或自动化生产以适应不同用户对铸件质量和产量的要求。铸造机械化生产对铸件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对企业的管理者、操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的素质也提出很高的要求。通过对部分企业调查、了解,发现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对设备的管理状况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经营者对铸造设备重使用、轻管理。2.设备维修人员未经严格的技术培训。3.由于轻视设备管理,维修人员的待遇低而流失。4.缺乏科学而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5.生产计划中根本不涉及设备维修、保养的内容。因此,常常是设备不坏不修,而一旦设备出了故障就要影响生产。尤其是机械化生产线,往往对主机比较关注,而忽略了辅机的保养,没有意识到在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线上,每一台设备都很关键,有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造成全线停车。所以,必须针对生产的实际情况和设备的结构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方可保证其运行平稳。铸造设备的构成及工作特点(以砂处理、造型为例)铸造设备尤其是生产线包容了多种不同专业结构,如:振动设备(落砂机、砂块破碎机、震动输送机、振动沸腾冷却机、振动给料机、振动筛砂机等)、磁分离设备(永磁皮带轮、吊挂磁送机、树脂砂专用磁送机等)、运输机械(不同结构规格的斗提机、皮带机、气力输送系统等),适用于不同粘结剂的混砂设备以及不同方式的造型设备、定量设备,加上对全厂动力设施如空气压缩机站,电站及熔炼除尘及后序处理等设备。这些设备涉及到了机、电、液、气以及自动化控制等多种专业。由于铸造的生产工艺特点(即高粉尘、高温、高噪音)决定了铸造设备在D三高D环境下工作。因此铸造设备在设计制造时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对设备的影响,如防尘、耐高温,特殊的润滑方式以及减震、降噪音等措施。由于铸造生产的不确定性(如树脂砂生产过程中铸件的变化引起的砂铁比的变化),会导致生产设备工作条件的变化,如:砂温的变化会随砂铁比的减少而增高,而砂温的增高,对所有的砂处理设备都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如胶带寿命、轴承的润滑,易损件的磨损以及磁选机磁强的耗损等。对设备管理人员的要求铸造设备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必须充分地认识到铸造设备的平稳运行是铸造生产的根本保证,设备故障或设备事故将导致企业的巨大损失。同时从通过认真的设备维护、保养、及时排除故障而使生产正常进行,为企业增产增收的过程中体会到欣慰,在领导褒奖下感到骄傲和自豪。由于铸造设备涉及专业较多,包容面较广且工作环境较差,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要有相对较高的敬业精神和业务素质,要有较强的学习精神。一般的中小型铸造企业设备管理人员很少,各专业的人员不会都有。因此,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人员要求是“万金油”型,即懂机、钳、气;又要会液、电、控,甚至还要会焊接。所以除了读懂设备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之外,还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掌握了设备使用、维修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设备管理人员还应根据企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和设备的结构特点,摸索一套切合实际的设备管理方法,建立相应的制度,科学地约束、指导设备操作者及维修人员的日常工作。力争准确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尽量减少生产损失。树脂砂生产线设备管理的一般常识建立设备档案收集该台(套)设备的原始文件,如:采购合同、技术协议、生产线的工艺布置图、施工图、竣工图、验收报告、设备明细表,设备的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以及相关的资料。按设备档案目录,建立单机档案。收集该机的说明书、合格怔、装箱单及组成该单机的配套设备的文件,如电机、减速机等以及该机的原始状态情况记录。按单机的主要零部件性质建立零部件明细表如: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