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活动的理论与实务研讨讲义主研讨人:赵舰航第一章5S活动概述一5S的含义5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清扫(Seizo)、清洁(Seimi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因这个5个词在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均是“S”开头,故简称为“5S”。二5S的起源5S早起源于日本,开始为3S,即整理、整顿、清扫。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公司)所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三5S的推广现在很多人又有6S、7S、8S,可能以后还会有9S、10S等。6S=5S+Safety(安全)。7S=6S+Systematize(制度化)。8S=7S+Standardize(标准化)。四5S的对象即指——办公现场的“环境”。对办公现场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再制订出相应的计划措施与标准,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五5S的核心是——养成习惯,并形成习惯化——素养。六就我们公司来说,5S——指办公室所有横向的和纵向的空间,包括:地面(工作间、会客厅、走廊、卫生间等)、办公桌、电脑(主机、显示器、鼠标、线束等)、打印机、扫描仪、资料柜、中转柜架、文件架和文具筒等;也包括电脑中的资料,个人的记录稿、个人的形体,个人的精神、及工作流程、管理流程等。第二章5S活动的内容(上)(一)整理1定义:把工作办公场所中的所有物品区分为有必要的和不必要的,所有没有必要的都要清除或放在其它地方。2要点:2.1对办公现场的摆放现状和停滞不前的现状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2.2对办公现场不需要的物件、物品,要坚决清理出办公现场;2.3对办公现场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办公现场无不用之物。2.4对不能再使用的(报废的)物件,也应区分并加以处置。3目的:3.1改善和增加办公所用的空间,改善和增加电脑中的空间;3.2办公现场无干扰之物,提高工作效率;3.3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淆等差错事故;3.4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情绪。4公司内部:4.1书籍资料的分门别类的区分;4.2光盘资料的分门别类的区分;4.3电脑中的资料也应分门别类的区分;4.4客户资料、备份资料等也应如此;4.5其它文具类等亦如此;4.6它类物件(包括个人的物件或物品)。5做法:5.1按使用周期分区分类5.2按使用频率分区分类(二)整顿1定义: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物件定点定位放置,并放置整齐,必要时加以标识。2要点:2.1所有物品(资料、书籍、设备及其它)摆放在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便于查找;2.2电脑中制作、或客户的原始资料应分类存放,并加以可识别的命名,以便于查寻和调用;2.3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2.4摆放应目视管理——标识。3目的:3.1办公场所一目了然,井井有条;3.2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3.3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4我们公司内部:4.1书籍资料(含杂志类、参考资料类);4.2光盘资料之客户原始资料——证书、样本;4.3光盘资料之公司用之软件;4.4光盘资料之公司备份客户资料;4.5电脑中制作的资料、扫描的相片、证书等;4.6客户的相片、样品、样本刊、文件等资料;4.7公司内部用的表单、制度等;5做法:策划(P)——A放置地点设定;(见5S现场标准要求表之资料放置)B放置区域的划分与规划;(见5S现场标准要求表之资料放置)C标识;D总体平面图。实施(D)——按5S现场标准要求表中的所罗列的44条进行实施。检查(C)——对未按5S现场标准要求表中的要求执行,和已经按5S现场标准要求表的要求执行的进行检查,并记录予以公布。总结(A)——将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和表现好的方面或个人进行总结,去莠存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改正(修订)——将上述要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针对性地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上述操作是完全引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之PDCA循环运作系统)。PADPDPACC不断改进——这是万物进化之源。DCA第三章5S活动的内容(下)(三)清扫1定义:将办公场所中公共的部分、自己的部分,工作所用的设备,附属设备等清理干净,并保持其干净与亮丽。(注:含横向的空间和纵向的空间——第一章的第六条)2要点:2.1公共区域的卫生打扫,在外请的钟点工;2.2每周三下午下班后应进行大扫除(具体规范见《卫生制度》);2.3每天上班5S一分钟,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