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会议发言稿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更加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即由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积极主动地以市场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一、市场从何而来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我国相当长的发展时期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此决定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发展中市场、发展中体制、发展中经济、发展中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关键是发展。中国要谋求科学发展就必须从根本上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市场制度。这既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实现和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没有先进的社会主义市场制度,经济和社会的运行就没有载体,物质和科技的力量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就无法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发展也就不能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表现在基本比例关系方面,更表现在市场落后和市场制度缺损的现象广泛存在。在物质瓶颈的背后存在着市场制度瓶颈。比如,2003年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过热,宏观调控一时难以到位,就是市场制度缺损和市场落后的表现。说到底,现阶段我国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都可以从市场制度缺损找到症结,其中金融制度缺损处于矛盾和问题的核心。那么,市场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可以通过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下两种市场在形成过程、推动机制上的比较第1页共13页来理解这个问题。首先,两种市场的形成过程不同。考察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不难发现,资本主义市场主要是自发生长形成的。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个体自生自灭的、充满剥削压迫的曲折发展过程,因而也可以看成是原生态的、以个体为中心的、低效率的、非社会化的,不是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平等的。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是在自觉建设中形成的,带有很强的开发性特征,能够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结合起来,表现为自觉的、主动的、赶超的、高效率的、系统的市场建设,它把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和谐作为自身的根本目标。其次,两种市场的推动机制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的思想基础是西方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宣扬私利至上,把私人财产权利及其保护作为其市场制度的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发展演化出了符合资本家利益的制度体系,以个人或私人组织对财富的无限制追求来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身的目标,并通过公有财产权利的不断发育、改进,发展出效率更高、激励更强、公众受益更多的形式,来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反映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在此现实条件下只能通过市场建设的形式来实现经济建设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目标。当然,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建设,既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也与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同,不是以社会目标取代经济目标,而是实现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共赢。从起源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发市场建设强调效率,忽视社会公平,只是随着社会发展和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加深,才在一定程度上顾及社会公平。从现实来看,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为了保持在市场建设中的领先地位,极力宣扬新自由主义,尽量把市场发展说成是自发的、原生态的,使发展中国家误认为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建设市场。这就使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市场建设方面无所作为,与发达资本主义的发展差距固定化、长期化、扩大化,在市场能力、业绩、效率等诸多方面永远处于劣势,从而在全球化环境中无法建设自己的市场,只能跟经济发达国家的市场对接。第2页共13页事实上,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市场逐渐由自发生长向自主建设形态转化,并在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