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岗培训复习题填空题:1、环境标准的分类: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2、需要环评的规划种类:宏观性的、预测性的、指导性的3、生态多样性含义: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4、生态环境影响识别要点:因素、对象、影响效应5、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式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6、大气自净能力:平流输送,湍流扩散,清除7、清洁生产定义: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8、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9、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由()编制10、三个阶段: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11、生态系统的定义:指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系统,它是生态影响评价的基本对象。12、评价因子的筛选在初步工程分析和调查基础上得到的13、风和湍流是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动力因子。热力学因子:大气温度结层和大气稳定度14、大气总量控制因子:SO2,烟尘,工业粉尘。15、噪声根据辐射特性及其传播距离分类:点,线,面声源16、水污染物根据其性质分类: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废热。17、噪声痛阔定义及其指标:使人耳产生疼痛感觉的声压,声压值为:20Pa。18、焚烧时产生的主要有机氯污染物为二噁英类19、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离人畜最近距离300m20、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指标总氮和总磷21、水质监测的四个断面对照,控制,消减断面()。22、(环境影响后评价):就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24、建设项目三同时:建设项目中的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25、监测断面:对照,控制,消减断面()26、环境容量定意:对一个地区,一定的环境要素,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强布局结构条件下,为达环境目标值,所允许污染物最大排放量。27、监测数据的“五性”: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28、大气越不稳定烟囱大气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越大)其落地距离的变化(越小)29、绘制等声线的监测取样方法网格法30、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调查方法物料衡算法、实测法、经验计算31、风险排污的源强估计:事故排放和非正常工况排放。32、垃圾焚烧的两个重要技术问题预处理和控制二噁英的形成33、S-P表示的是什么的关系:DO-BOD变化关系及影响因素间关系34、水的自净机制分为物理自净、化学自净、生物自净35、清洁生产三个等级的内容: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国内基本水平36、为了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确保环境影响评价质量,2004年2月,人事部、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在全国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3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公民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38、“十五”期间国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因子为:二氧化硫、工业粉尘、烟尘、化学需氧量、氨氮、工业废弃物39、为了解大气污染方向及各方位收污染几率,在极坐标中安16个风向标出其频率的大小,应绘制订风向玫瑰图。40、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的统计主要进行平均值、超标率、超标倍数三项统计计算。参加统计计算的监测数据必须是符合要求的监测数据。41、从机制方面可将水体自净分为物理自净、化学自净、生物自净三类,它们是同时发生而又相互影响的。42、固体废物按其来源,可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43、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人畜居栖点500米以外。44、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的量称为等效连续A声级。45、声压0.002Pa等于40dBL=20lg(P/P0)=20lg(P/0.00002)46、一般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是: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