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者兔乡卫生院麻疹疫情爆发应急处置预案一、前言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疫苗前时代,麻疹呈典型周期性流行,发病率在传染病谱中常居首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八十年代以来麻疹疫苗广泛应用,本病发病率显著下降。who已将麻疹列为无脊灰地区下一个要消除的病毒性疾病。但是在疫苗时代,麻疹流行病学特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流行间隔延长而不明显、发病年龄后移、流行中病例临床表现以轻症不典型者增多等等。由于我乡流动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大,麻疹暴发流行的可能依然存在,特别是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或易感者突然集中的人群。为了有效控制麻疹暴发流行,加强对麻疹重大和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预案。二、目的确保一旦发生麻疹暴发流行和重大突发疫情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三、预案启动条件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较多麻疹病例。以村、村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四、诊断标准和暴发疫情判定标准麻疹病人的诊断标准参照gb15983-1995执行。(一)临床症状1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2发热(38℃或更高);3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4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3日)在口腔颊粘膜见到麻疹粘膜斑(koplik氏斑);第1页共4页5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向全身扩展,持续3天以上呈典型经过。(二)流行病学史与确诊麻疹病人有接触史,潜伏期6-18天。(三)实验室诊断1一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igm抗体;2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3从鼻咽部分泌物或血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四)病例分类1疑似病例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发热(38℃或更高);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2临床诊断病例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3日)在口腔颊粘膜见到麻疹粘膜斑(koplik氏斑);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向全身扩展,持续3天以上呈典型经过。与确诊麻疹病人有接触史,潜伏期6-18天。3确诊病例确诊以实验室确诊为准。5、暴发疫情判定标准1)在较长时期内无麻疹疫情的地区,发现疑似麻疹病例;2)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较多麻疹病例。以村、村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五、麻疹暴发疫情控制的对策与措施1、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在发生麻疹大范围流行或局部暴发流行时,疫情发生地可根据疫情的发展趋势和控制暴发流行的需要,在疫区成立疫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协调卫生、宣传、教育以及爱卫会等各有关部门,第2页共4页按照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及时安排落实疫情处理所必需的人员、防治经费和物资,确保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到实处。疫情发生时,市卫生局组织成立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参加的应急处理技术指导组,研究确定控制暴发流行的技术方案。2、加强疫情报告当发生有可能出现麻疹暴发流行或突发疫情时,执行职责的医疗保健和卫生防疫人员,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乡卫生院防保组报告疫情,疑似病例及时采样送检并报县疾控中心,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接到疫情报告后,防保组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应立即报告乡人民政府,不得瞒报、漏报、缓报。3、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防保组在接到可能发生麻疹暴发流行的疫情报告时,应在1小时内派出应急队伍赶赴疫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环境监测消毒、整理、分析“三间分布”资料,确定暴发流行的性质、范围、强度及主要原因,为及时制定控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调查方法主要有个案调查与暴发调查两种。1)对散发性急性感染病例开展个案调查,了解急性感染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疫源地现况,以便控制疫情蔓延。2)暴发疫情调查主要用于群体急性感染,目的是确定暴发的原因,防止再感染。综合分析急性感染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