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行土地流转管理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行为,保障林权流转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省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含县域外的插花山)依法取得林权证书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适用本办法。依法征收、征用或者占用林地致使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发生转移的;改变林地用途,进行非林业建设的林地使用权流转不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是指原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将其可以依法流转的森林、林木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和林地的使用权,依法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行为。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不包括森林内的野生动物、矿藏物和埋藏物。第四条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应当有利于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不得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第五条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应当遵循合法、自愿、公开、平等、诚信、有偿的原则。第六条鼓励各种社会主体投资发展林业,积极参与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第七条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招标、转让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进行,可以依法继承、担保、入股和作为合资、合作的出资或条件,也可以按本办法规定实行再次流转。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流转,都不得将林地改变为非林地。第八条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后,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古树名木的保护义务和责任以及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责任同时转移。第九条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县森林、林木和林地流第1页共6页转的管理工作。设立县林权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全县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负责林权证发放,林权初始、变更、注销登记;(二)负责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林权担保、森林资产收储等工作的登记备案;(三)负责林权档案管理;(四)负责山林纠纷的调处工作。第二章流转管理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准流转:(一)山林权属不清或者有争议的;(二)未取得林权证书的;(三)被司法机关查封、冻结的;(四)没有完成采伐迹地更新的;(五)法律法规规定不能进行流转的。第十一条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当事人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合同的内容由双方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内容:(一)转让人和受让人的名称(姓名)和住所;(二)流转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林地类型、坐落位置、面积及四至界线地形图、林种、树种、林龄、蓄积量、株数等;(三)流转价款和支付方式;(四)流转期限及起止时间;(五)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责任;(六)合同期满时森林、林木存量和林地上附属物的处置方式及采伐迹地更新责任;(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制订供参考使用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第十二条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流转期限最高不超过50年(为与全县第二轮山林责任制承包期限相一致,最高流转期限至2054年底)。以培育、经营为目的的用材林转让最低年限不第2页共6页少于15年。第十三条受让人再进行流转的,应当征得原所有权人以及原权利人同意,并不得超过合同的剩余期限。第十四条合同期满时的森林、林木存量和林地上附属物的处置,由双方协商确定。第十五条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后,如遇林地被依法征占用,林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归林地所有者所有;林木补偿费归林木所有者所有;林地上附着物归所有者所有;流转承包款根据合同剩余年限及被征占用面积按比例退还。合同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第十六条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后需要采伐林木的,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林权所有者申领林木采伐许可证,并实行采造挂钩。森林、林木采伐后,应当于当年或者次年内,按照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划,完成更新造林,并通过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造林质量验收和成林验收。未按要求完成采伐迹地更新造林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再次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第十七条国家所有或者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应当采取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