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三年倍增实施方案|三年实施方案【摘要】: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的“三年大变样、十年大振兴”的宏伟目标,扎实推进我县“工业强县”进程,全面实现“工业倍增”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xxxx工业经济发展现状xxxx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已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的“三年大变样、十年大振兴”的宏伟目标,扎实推进我县“工业强县”进程,全面实现“工业倍增”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xxxx工业经济发展现状xxxx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初步形成了采矿、金属冶炼、食品饮料、木材加工、皮毛皮革、化工医药、机械、建材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目前,全县共有集体、私营、个体等各类工业企业3700家,固定资产达到11亿元,从业人员3万余人,2004年实现产值73.2亿元,实现利税8亿元。其中规模企业36家,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65亿元,工业增加值19975万元,税金3620万元。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优势产业日趋明显。我县初步形成了以精细化工为龙头,以化学医药、金属冶炼、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矿产资源开发为支柱,以机械、建材、皮毛加工等传统产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现有亿元企业4个,千万元企业8个。全国重要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已在我县初具雏形,锦鑫公司、长城特钢厂、天锦食品公司、双立电解厂、森凤木业公司、机床配件厂等企业成为全市的骨干企业。2、地位与作用不断提高。xxxx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已日趋凸现,2004年工业企业实缴税金4560万元,占全县税金总额的57.7%;工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县劳动力的15%以上;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7%,三个产业构成由上年的26:37:37调整为31:41:28,工业经济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3、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03年以来我县大力开展项目年第1页共4页活动,工业经济增势强劲。2003年13个项目竣工投产,2004年19个项目竣工投产,18个项目正在建设。全县规模企业已增至50个,资产总额增至9.3亿元,为我县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我县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经济总量小。我县的规模企业总产值等硬性指标在全市四个县(市)仍然最低。2、发展速度慢。虽然2004年我县的规模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4.5%,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但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3、运行质量差。大部分企业处于初级加工和配套加工状态,产品技术含量低,粗放经营和分散经营严重,创税能力和经济效益较低。二、工业倍增的总体思路及目标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彻底消除“等、靠、要”和温饱即安、小进即满的陈腐观念,以项目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努力盘活资产存量和资源存量,坚持内外并重、量质并重,引进资金、项目、人才,用资金增量来激活资产、资源存量,用项目突破来带动经济整体突破,经过三年努力,实现xxxx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任务目标:以2004年9.65亿元为基数,到2007年确保规模经济总产值实现25亿元,年均递增35%;力争实现30亿元,年均递增46%。三年新建投资额超亿元项目5个、超千万元项目25个、超500万元项目30个。每年实现域外招商引资额5亿元;每年实际利用外资400万元美元,实现出口创汇1600万美元。每年新增规模企业15户。至2007年建成产值10亿元企业1个、5亿元企业1个、亿元企业5个;力争使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工业税收突破1亿元。三、实施步骤及阶段目标以超常的发展速度确保超常的经济发展。规模企业2005年要新增产值5亿元,2006年要新增产值5亿元,2007年要新增产值10亿元。第2页共4页(一)2005年以上年新建成的19个新扩改项目为依托,使规模企业增长速度达到50%。抓住天合精细化工苯磺酸一期工程投产,长城特钢连铸生产线建成的契机,确保两个企业共新增产值3亿元。促进华卫公司、双立电解厂扩产增效,确保新增产值1亿元。巩固矿产资源开发成果,使大榆树堡、张家堡的3个铁选厂实现产值5000万元。抓好晶超米业公司、盛隆铁合金公司、庆隆水泥厂、东方膨润土公司等企业的运营,确保新增产值5000万元以上。(二)2006年以在建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