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桥头小学献爱心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学校本着以“奉献社会、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为宗旨,教育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特举办“同心携手,为爱传递”爱心募捐活动。此活动分两项内容:(一)“心连心,传友谊,手拉手,读书乐”爱心捐书活动六年级学生即将告别母校、告别美好的童年,学校号召毕业班的学生主动把承载了自己童年时代印记的书籍留给学弟学妹们,同时也把他们最美好的祝福留在了母校。本次活动,将评选出20位“最佳贡献毕业生”,两个“最佳贡献班级”。(二)“撒播爱心,传递真情”活动发动全校师生为他捐款,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走出困境。学校将选出六个“最佳爱心班级”。二、活动目的:通过组织这次活动,让学生尽自己微薄之力,传递爱的希望,让受捐助的人感受到我们海河小学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帮助他树立起战胜困难、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同时,通过这次募捐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团结凝聚力,使大家相互增进了解、增进友谊。三、活动时间:2014年5月12日四、活动地点:各班级教室五、活动对象:全校师生六、募捐活动安排:(一)班主任会议动员,各班发动捐书捐款。(二)以班级为单位,登记同学们捐赠的物品和捐款数,(三)德育室进行最后物品的统计,并做好登记及时公布。(五)把募捐到的物品及时交给需要的人手中。并对资料进行整理(照片、总结、简报等)(六)根据学生捐书质量和数量评出“最佳贡献毕业生”,和“最佳贡献班级”。根据学各班捐款数目评出“最佳爱心班第1页共7页级”。并给予表彰。(七)活动结束后及时做好总结工作。七、注意事项:(一)此次募捐应完全的自愿。(二)活动期间不能出现不公开行为。(三)准备好活动音乐,照片,捐款箱等。(四)捐的书籍要保证质量,内容以励志,名著,文学类为主。第二篇:献爱心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1.基本情况:雷锋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学生代表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2.活动开展原因: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增加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经验与社会服务意识,献爱心活动方案。二、活动目的、意义与目标:1、目的。在社会中体现华豫学院的形象以及学生的素质,达到社会效应。2、意义。使孤寡老人们感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同时也使华豫学院知名度得到提高。3、目标。让老人们对演出节目感到满意、学生的服务感到满意。三、活动时间:2009年3月7日上午四、活动开展:上午8。50在学校主楼前集合,由主要负责人带领到达敬老院集中为老人送温暖,与老人们和管理人员进行初步的沟通交流,同时,表演慰问节目的人员做演出前的准备,规划方案《献爱心活动方案》。演出开始(具体演出节目待定),无节目者陪同老人一起观看,做适当的讲解,演出结束后,全体学生按照各自的分工去完成打扫卫生、给老人梳头、剪指甲等工作全部活动结束后,活动参加者和老人告别,按原路返校,整个活动结束。五、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细节:第2页共7页1、集合必须准时.出返程中保持队形,不得出现打闹杂乱现象。2、演出开始后无节目者陪同老人观看节目,随时讲解.老人如对节目内容不感兴趣,陪同人员设法调动老人们的积极性。3、和老人聊天时避免一些有碍老人情绪的话题,另外,主动开启话题,避免冷场。六、主办与承办单位:1、主办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承办单位:计本0701班七、注意事项:1.进入敬老院,见到老人一定要微笑打招呼,这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与认可。2.不要穿着过于时尚的服装,过于时尚的衣服会让老人对你产生一种不信赖的感觉。3.与老人交谈时要尽量的去倾听他们,要引导老人多讲述他们的往事。4.洗完衣服,一定告诉老人衣物晾在哪个位置,避免老人找不到东西。5.清扫房间时一定要将物品放回原处,不要改变它们的原来布局。第三篇:献爱心活动方案献爱心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积极响应团中央“弘扬民族精神”方针,进一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和实施,大力弘扬新时期“雷锋精神”,我校每个学期组织全体师生开展“献爱心”活动。二、活动意义根据区妇联的指示要求,我校将积极投入到“献爱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