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美术第八册第十二课《汉字的联想》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识,用中国画的方法对汉字进行大胆联想和创作。2.学生在观察、交流、分析及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大胆地运用中国画的作画工具和笔墨技法,表现生动、有趣的汉字形象,创作新颖的作品。3.了解中国汉字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情感体验中增进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形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体验用汉字为题材进行水墨画创作的乐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三、教学难点利用汉字的构形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以及用中国画形式进行创作的笔墨技法。游戏导入:猜一猜师: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现在用的汉字已经是简化的汉字了,简化汉字之前是繁体的汉字。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汉字最初的形态呢?生:想。师:那我们就先来猜猜这几个古代的文字是什么字?(课件展示字谜图片)师:谁能猜出它是什么字?(教师出示幻灯片,幻灯片依次播放,学生随便猜。不做讲解)师: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通过对事物的联想,创造了这些和生活中的事物相似的文字——象形字,这些象形文是刻在甲骨上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叫它甲骨文。汉字是最富有内涵的字,每个字都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联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汉字的联想》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老师在黑板上写几个字,你们来看,老师所写的这些字都是现代汉语中的那些字?(在黑板上写出甲骨文的“日、月、山、水、旦”请学生认读,初步感受汉字由图形演变。=旦有的甲骨文用“日”代替天宇,强化日出而天地分的含义。)师:孩子们,你们认识这些字吗?生:日、月、山、水、旦教师介绍:像这种看到图形就能让人明白意思的字,就是象形字,看来你们对象形文字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动画片,看的时候要仔细,看一看动画片里都有哪些象形文字。(欣赏象形文字动画片)师:从刚才的动画片中你发现哪些象形字?生;马、象、女、子、犬、、、、、、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哦!这么多呀,你的小眼睛课真亮!)师:观察这一组象形文字,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地方?生:我发现了子加女就组成了好字。师:你说的很对。生:两个木组合起来就是林字。师:你的观察力真强。生:木上有果实就是果字。师:是呀!象形字之间相互加一加就组成了一个新字。师:继续来欣赏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字?:生:我联想到品德的德字。师:你真会联想。我们的汉字不仅形美,而且意美,祖先在创造德字的时候,就把它的寓意包含在了字形里面,“直心为德”。(出示马字的演变,请学生观察比较。)师:这是“马”字由古到今的发展变化过程,仔细观察,马这个字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笔画变少了。生:笔画变直了。生:写法变简单了。生:字的形状也改变了。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思考:这样改变有哪些好处?(小组内合作交流)生:可以加快书写速度。师:你反应真快!生:不容易写错。师;你的分析能力真强。生:笔画变少了。师:真了不起,就是这样的。生:写的时候变得简单了。师:你们的分析非常全面。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图画到笔画,“由繁至简”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在文字上的创造能力。以马这个字举例,“马”由最初的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下面我们来看看汉字的发展历史。(出示书法作品)师:这是最早出现在商朝的甲骨文,到了西周发展为金文,秦朝发展为小篆、秦汉出现了隶书、随着历史的发展到汉末唐初发展为楷书、汉末以后又出现了草书和行书。从最初的甲骨文到现在的汉字,我们发现书法和绘画都是同一起源的,所以我们说“书画同源”。师: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已经从记录生活的符号,慢慢演变成了艺术。师:可见我们的祖先特别的聪明,现代人也不简单,我们来看这是字还是画?生:是字。生:是画。师:你们说的都对。艺术家用龙与凤的形象代替了其中的一些笔画,从而表达了这个字的含义,把字与画巧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