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文科综合?地理(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间歇泉是一种热水泉,其泉水不是从泉眼里不停地喷涌出来,而是一停一溢,好像是憋足了一口气,才狠命地涌出一股子来。喷发的时候,泉水可以喷射到很高的空中,形成几米、甚至几十米高的水柱,看起来十分壮观。读图完成1—3题。1.间歇泉喷发的能量来源于A.太阳辐射能B.生物能C.地球内能D.潮汐能2.间歇泉A.每次喷发的时间长短一样B.喷发周期是不变的C.形成需要适宜的地质构造D.形成不需要充足的地下水3.间歇泉在我国分布最广的地区可能位于A.塔里木盆地B.珠江三角洲C.松嫩平原D.雅鲁藏布江谷地河道的改变受地转偏向力、泥沙淤积、地壳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大凌河位于辽宁省西部,全长398千米,大小支系纵横交错,河流含沙量大。下图为明代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变迁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4.大凌河下游河道变迁区的地形地势特征是A.东南高西北低B.河湖众多C.地势低平D.多山地丘陵5.明代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诱因最可能是A.北部地壳抬升B.河流流速快C.地转偏向力D.泥沙淤积6.目前控制大凌河下游河流改道的根本措施是A.加固河岸堤防B.清淤河道C.提高流域植被覆盖率D.开挖入海新河20世纪80年代初,位于西安户县的双旗村悄然兴起了制作粉笔的热潮,全村80%的农户都在制作粉笔,五颜六色的粉笔就像一道道彩虹,把村子装扮得十分美丽壮观,“粉笔村”由此得名。西安户县双旗村做粉笔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如今只剩下不足10%的从业人员。传统“粉笔+黑板”的模式正在被白板、液晶板、多媒体等新鲜事物所取代。下图为双旗村生产粉笔流程图。据此完成7—8题。7.“粉笔村”粉笔生产从业人员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粉笔生产运输不便B.粉笔生产的原材料锐减C.传统粉笔的市场萎缩D.粉笔生产技术要求高8.下列关于双旗村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合理的是A.转型向遥控式的电子笔生产B.发展粉笔生产观光产业C.为传统粉笔研制新型“黑板”D.“机器换人”降低生产成本下图是华北平原地区某城市附近监测点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9—11题。9.据图可知,该监测点附近地区用水量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甲、乙两个低谷出现的原因是A.甲低谷——生活需水量小B.甲低谷——降水量大C.乙低谷——生活需水量大D.乙低谷——降水量小11.下列属于图示地下水埋藏深度明显下降的原因的是A.城市化导致下垫面变化B.降水量减少C.地表径流减少D.农业用水增加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6分。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木薯原产巴西,现全世界热带地区广泛栽培。其耐旱耐瘠、适应性强,最适于在年平均气温27℃左右、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丘陵地区生长。木薯的块根富含淀粉,木薯淀粉或干片可制酒精、柠檬酸、木薯蛋白质、葡萄糖等,这些产品在食品、医药等方面均有重要用途。我国是木薯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主要从泰国进口。泰国是世界上第三大木薯种植地,每年种植木薯的家庭约60万户,全国有200多万农民以种植木薯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下图为泰国地形图。(1)分析泰国湄南河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4分)(2)简述泰国种植木薯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3)分析我国从泰国大量进口木薯的原因。(6分)(4)试评价大量出口木薯对泰国的影响。(8分)3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长江源区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分布高寒草甸、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