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二适先生年谱读后感字VIP免费

高二适先生年谱读后感字_第1页
高二适先生年谱读后感字_第2页
《高二适先生年谱》读后感20XX年字《高二适先生年谱》是一本关于历史文学著作,是喜欢文学著作的人必不可少的读本,你读后有什么体会。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在如今大師滿天飛的環境裏,若將大師的桂冠隨意戴在高二適先生的頭上,無異是一種不公甚至褻瀆。然而隨著對高老研究的不斷深入,隨著高老學術成果的不斷出版,尤其在讀了呂華江夫婦編著的《高二適先生年譜》後,更堅定了我們對高二適先生國學大師地位的認可。高二適先生(1903--1977)高二適先生是文字學家,從《新定急就章及考證》可見他厘清了篆隸、章草演變成楷行今草的軌跡,並糾正了上至顏師古、葉夢得,下至孫星衍、莊世驥、羅振玉、王國維等人的訛誤。僅此即可列入文字學大師之列。章士釗先生《柳文指要》出版後,高二適先生即糾章二百條可改正指要之疏陋,予曾呈明有六十馀處應加修訂,公頷吾言。公逝,而吾亦衰病頻仍,原擬修訂雜稿且被封存,更兼華屋山邱之感矣(一九七四年三月與高天受函)。章士釗《柳文指要》中收錄高二適論文兩篇:《柳子厚後題》、《跋劉賓客》。並讚揚先生二適近年猛進,多所發明,發憤窮研,頗有所得,獨慮天書讀難盡,高亭猶自敞河源。先生在章士釗的鼓勵下,校訂《劉禹錫集》,欲圖與小子適並肩廁入中唐劉柳大師講壇。先生花了廿餘年之苦工,勘定諸刻之正誤。為世人學習劉文提供了方便。即此兩點,先生應為研究劉禹錫、柳宗元的專家而列之大師之列。摯友林散之先生對高老最為瞭解,故在先生墓碑上題《江南詩人高二適之墓》。事實上先生一生耗費心血最多的確是在詩上。從年譜中他在《杜詩鏡銓》上的題跋,我們可以看出先生從一九四0年起潛心于杜詩,反復誦讀,直至因文革將所藏三千五百多冊書帖悉數被抄走前的二十九年中,每年必讀,共跋記了四十餘條重讀記錄,其中一九五0年共讀五次,可以說先生于杜詩已爛熟於心。若干題記批註彰顯出先生是一位研究第1页共4页杜詩精深的專家。二0一一年黃山書社出版的《高二適詩存》僅收錄先生詩五百餘首。我們從年譜中找到一九五六年高先生交待材料中的一節:我在四川及南京交往人物,如章士釗、柳翼謀、沈尹默、汪東、汪辟疆,聚散一時,均可謂文字交深。我想他們之間一定會有詩歌唱和。這一點我們要感謝呂華江夫婦,用大海撈針的精神,搜求有關二適先生的點滴史料。他們居然在舊書店裏翻揀到一九四三年《文史雜誌》,其中找到了高老《近詩療疾》專輯,後又在上海圖書館找到了一九四二年《文史雜誌》上先生發表的詩及序,還在《東青通訊》、《中央日報》上找到高老的詩作,共計發掘出高先生詩作一百五十餘首,可謂功莫大焉。其中付出的艱辛,花費的精力,難以想像。據此,大致可勾勒出先生在重慶與當時社會名流章士釗、葉恭綽、沈尹默、馬一浮等唱和的情景。其中尤為可貴的是先生在《近詩療疾》序中云:曩者長沙章先生見鄙作,謂可傲岸當世,亡友林庚白亦謂君詩可力追後山,其高處且有江西派所不能言之慨、默記三數年內,已吟成二三千首hellip;hellip;,這是很重要的史料,一則說明先生四十歲前後在重慶已經成為詩壇祭酒,章士釗、林庚白等名士對先生的評價可以說,無以復加。年譜中細述了孫科在獨石橋半山間的獨石山房,其中有一小亭未名,請行嚴(章士釗)落之。章曰:院中詩人無逾二適者,何不以高亭名之。作詩記之:過橋踏石上江村,偶懷乘舟歸鹿門。從古詩人定名勝,高亭應比孟亭尊。詩後小序:吾嘗語孫哲生(即孫科),獨石橋須俟高二適始可傳。蘇淵雷亦於報端為文張之,以為韋偃畫松,放筆直幹,二適詩當之無愧也。孤桐後亦有獨石南臺了無別,高亭遙矗古渝州句,足見章先生在重慶已充分肯定了高先生的詩歌水準。二則,先生默記三數年內,已吟成二三千首,可見高老是位才思敏捷,詩如泉湧,能操筆力就的快手,一生著詩五六千首應不為過。《高二適詩存》所收五百余首加上呂華江夫婦發掘的一百五十餘首,總計亦六七百首,真可謂冰山一角,有待以後史料發現而充實,但也可能早已銷毀,不得而知。以上僅憑章士釗、林庚白、蘇淵雷等對高二適先生詩在孟郊、陳後山之上的評價,先生尊為民國詩界第2页共4页大師是毋庸置疑的。年譜搜集了《蘭亭論辨》先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