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思路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XX年,组织申报各类项目60项,获得国家、部、市各类项目立项38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19项,其中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农业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丰收三等奖各1项;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优胜奖1项;市发明创新大赛优胜奖3项;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4项。完成科研项目验收22项,审定品种13个,授权发明专利3项、品种权1个、软件著作权1项,制(修)订标准11项,发表论文83篇,其中sci论文1篇。**1540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这是第8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系列杂交水稻品种。**538被农业部确认为国家超级稻推广品种,这是我院第4个超级稻品种。甬榨5号亩产达5170公斤,单个重达1.78公斤,打破榨菜亩产和单头重两项**省吉尼斯纪录。二是条件平台建设持续完善。为进一步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建设科技创新与转化的新型联合协作体,我院向市政府提出新增内设机构“现代自然农业研究所”,获得批复。林业生态工程实验室、优质瓜菜种子种苗精品园、试验基地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得到立项。根据科研创新工作需求,调整了**园区和**基地布局,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农业部农产品质检中心获得农业部农药残留试验单位资质,新增食品检验资质,授权检测186个产品337个参数。**院士工作站通过考核,瓜菜育种重点实验室完成项目建设,新申报农产品保鲜工程重点实验室。三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严格贯彻《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协助市委组织部做好党委委员推荐、考察工作;选拔任用3名同志,3名同志调整岗位,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我院中层领导干部;选派1名同志参加“三重三跨”挂职工作。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市杰出人才、市有突第1页共4页出贡献专家各1人,入选省151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1人、入选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1人,第二层次2人,第三层次5人,进一步优化了人才结构。四是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积极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和重要会议。全年举办了10余场学术报告会和讲座、科技沙龙。**院士、**院士、**院士、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美国农业部东部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水稻所**教授、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教授等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院交流。加强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参加了由农业部主导成立,由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涉农高校、涉农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签约成立了**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教学社会实践基地,5名博士研究生来院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了科研合作。五是科技服务工作成效显著。支撑政府决策力度不断加大。积极承担全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评估任务和**市农产品监测任务和社会委托,全年检验检测4500批次样品。承担药效登记试验123项,其中农业部17项,省化工院、省农科院、省药检所、拜耳公司、**益农等单位106项,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制作了《**市鼓励发展的五水共治适用技术目录》,为我市“五水共治”提供科技支撑。水稻、瓜菜、旱粮等共计推广面积543.33万亩。育成水稻品种在省内种植384.47万亩,约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33.1%,实现推广面积“三连冠”。甬砧1号、甬榨1号、甬甜5号等3个瓜菜品种列入**省主导品种,落实瓜菜制种基地403亩。甬甜5号在新疆库车的种植面积扩大至1000多亩。马铃薯、甘薯等旱粮品种推广17400余亩,优质米雪珍品种,建立了原原种繁育基地,在全省种植9600余亩。农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建余姚院地合作工作站,合作攻关和成果转化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第2页共4页地开设了综合专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信息化3个专业5个培训班,为全省培训基层农技管理人员424人。通过市农民学院开设了蔬菜设施栽培高效安全生产技术、超级稻品种与栽培等5个培训班,培训全市农民253人。以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法人(团队、个人)科技特派员、农村指导员等为载体,赴163家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