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师校字〔2013〕1号关于规范公文处理的通知各室、年级组:公文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上级部门政策措施,公布实施规章制度,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为规范教育系统公文格式和公文处理各环节的工作,推进公文处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工作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发文机关标志为单位全称或规范简称加“文件”,小标宋,居中,高度不得超过21mm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数字后加“号”字。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居中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72mm公文标题为2号小标宋,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使用梯形或菱形对称排列。行距为固定值35磅。公文正文一般为3号仿宋,行距为固定值28或29磅。主送机关居左顶格。正文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2012年党政公文格式中取消了上行文文头格式,上行为、下行文(平行文)格式一样。ab2一、公文的种类公文种类主要有十五个: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等。常用的有以下几个:(一)常用的公文种类1.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2.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3.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4.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5.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6.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7.函。适用于不相隶属单位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8.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除了这15种公文外,其他格式均不能作为公文种类行文。一级标题为3号黑体,不需要加粗。层次序数为“一”二级标题为3号楷体,不需要加粗。层次序数为“(二)”三级、四级标题为3号仿宋,不需要加粗。层次序数为“1.”、“(1)”ab3(二)报告和请示的区别请示与报告是两种不同的公文种类,没有“请示报告”或“申请报告”这样的文种,虽然都是上行文,但还是有区别的:1.行文功能不同。报告主要是汇报情况、反映问题等;请示则主要是请求批准、指示和解决问题等。2.处理方式不同。报告属阅件,可不回复;请示属办件,需要上级部门给予批复或答复。3.提交时间要求不同。请示应在事前行文,即“事前请示”;报告一般是报告办理结果或有关情况,即“事后报告”。4.内容要求不同。请示一般一文一事,并只有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其他上级机关了解的,应当用抄报形式,但不得抄送下级单位;无特殊情况不允许越级请示;报告可以是专题性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报告中若涉及请示事项,应另行用请示行文,与报告严格分开。二、公文写作公文起草中应注意的问题:(一)符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二)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ab4(三)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多用书面语和文书用语,少用形象和描绘性词语和口语,如无需要,不用方言土语。(四)文种正确,格式规范。标点符号使用符合标准。三、公文格式(一)基本格式的设置公文在起草前,可先在word中点击“文件”-“页面设置”,设置参数见图:内侧、外侧页边距设置好,基本上就确定了每行的字数为28;上、下页边距设置和行距为固定值28磅,也确定了每页的行数为22。页脚的设置是为了确定最后“页码”的位置。ab5然后点击“格式”-“段落”进行设置:两项设置完成后,即可进行文件的草拟。需要注意的是,单字不成行,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