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课本49-51页,方程的意义。教学目标:1、结合操作活动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2、在观察、比较、分类、概括的过程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教学难点: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教学准备:托盘天平、一袋米粉、一个碗、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不知道本节课大家会有什么精彩表现?请看大屏幕,我们今天一起学习“方程的意义”!(板书:“方程的意义”)对于本节课,同学们都想知道些什么呢?生:回答。师:同学们的求知欲可真强!带着这些疑惑,我们踏上今天的数学旅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学生回答)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简单的小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课件出示谜语)生:大熊猫!师:(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后,展示大熊猫图片)为了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在动物园里饲养大熊猫的时候会给他们喂米粉增加营养,同学们请看。学生观察图片、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本节课,就以熊猫每次需要的米粉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二、合作探索1、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师:同学们,要想知道米粉的质量,我们可以借助哪些工具呢?生:电子秤、秤、天平⋯⋯师:教师适当给学生解释天平、砝码如何运用。(课件展示)现在模拟天平的状态是怎么样的?生:平衡。(板书:状态)师:如果这样操作呢?电脑出示一台天平:左盘分别放一个20克小方块和30克小方块,此时天平怎么样了?那右盘放一个50克砝码,学生观察天平的状态。师:此时天平又处于什么状态?左右两边的质量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板书:关系)学生找出左右两边的等量关系,列出式子20+30=50。(板书:式子)让学生思考改变左盘被测量物体,放2个20克的小方块和1个10克的小方块,右盘依然放一个50克砝码,学生观察天平的状态,找出左右两边的等量关系,列出式子20+20+10=50。(课件出示式子)师:像30+20=50和20++20+10=50这样的式子平时有没有见过?(学生举例)提出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作等式。(课件展示,板书:等式)然后展示一些用字母、符号表示的等式,巩固等式的定义,为后续学习做铺垫。等式用=连接,那用不等号(><)连接的就是?(板书:不等式)小练习:出示两台平衡的天平:一台左盘放两个x克小方块,右盘放一个100克和50克砝码。另一台左盘放3个x克的小方块和10克的砝码,右盘放一个100克砝码。(要求:用等式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订正。x+x=1503x+10=100(板书)师:我们是不是得回归正题了?称称米粉有多重了啊?米粉的质量不知道,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如果米粉重X克,那么碗和米粉共重(20+X)克。那我们实际操作一下,老师在左边放上这碗米粉,左边求得是什么?(碗和米粉的重量)右边是什么?(砝码的重量)当天平左右两边质量处于什么关系时,我们可以求出米粉的质量?师生合作。(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师:你发现了什么?生:天平没有平衡。师:哪边重了?生:左边师:你会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此时天平的状态吗?生:20+X>50(板书)师:天平没有平衡,我们再换一个砝码。你会用式子表示吗?生:20+X<100(板书)师:还不行,再试一下。哎,现在终于平衡了,你会用式子表示吗?生:20+X=70(板书)师:根据“20+x=70”:等号左边求得是什么?(碗和米粉的重量)等号右边是什么?(砝码的重量)我们可以求出米粉重多少克吗?生:50克师:通过探究米粉质量列出的3个式子,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合作)进行分类摆放。使学生再次明确等式和不等式的区别,知道“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作等式。”2、揭示方程的意义。师: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一下等式,你们能找出不同进行一下分类整理吗?(引导学生分成两类:含有字母的是一类,不含字母的是一类。)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这类等式叫做方程。(板书)(1)组织学生讨论:X+5是不是方程?2+m3=5是不是方程?说明理由。(2)组织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