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1页共8页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学科、专业名称: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名称:353卫生综合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一、最佳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1个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150分)1.20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A.传染病死亡率太高B.环境严重污染C.城市人口增多D.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2.环境污染物体内生物转化第一阶段反应的酶主要存在于A.内质网B.线粒体C.细胞膜D.细胞核3.对LD50描述错误的是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的剂量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呈正比4.米糠油事件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A.甲醛B.甲苯C.多氯联苯D.异氰酸甲酯5.剂量-效应关系,它表示化学物A.摄入量(剂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B.毒性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C.摄入量(剂量)与生物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D.摄入量(剂量)与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6.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疾病类型和死因谱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是什么因素的不同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风俗习惯D.卫生服务7.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为A.10μmB.5μmC.5μm-15μmD.1μm-5μm8.光化学烟雾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A.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B.神经系统损害C.对胃肠道的腐蚀作用D.肝肾损害9.引发赤潮(水华)的生物是A.软体动物B.鱼类C.线虫D.藻类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2页共8页10.水质是否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的重要指标是A.细菌总数和痢疾杆菌属B.痢疾杆菌和总大肠菌群C.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D.总大肠菌群和伤寒杆菌11.饮用水净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质B.使水质达到细菌学检验项目的限值C.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D.使水质达到卫生学要求12.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A.Cl2B.HOClC.Ca(OCl)2D.OCl-13.评价室内空气质量的指标中,细菌指标多采用A.肺炎球菌总数B.结核杆菌总数C.细菌总数D.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14.集中式给水河流取水点,规定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防护带范围包括A.上游100m至下游50mB.上游1000m至下游100mC.上游1000m至下游1000mD.上游100m至下游1000m15.可以使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的大气污染物是A.COB.NOxC.SO2D.O316.以下为人体非必需氨基酸的是A.色氨酸B.苏氨酸C.蛋氨酸D.精氨酸17.粮谷类食品中存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A.谷氨酸B.组氨酸C.蛋氨酸D.赖氨酸18.蔬菜、水果中不能提供的维生素是A.叶酸B.维生素DC.维生素ED.维生素B219.膳食调查法中,最准确的方法是A.称重法B.查账法C.回顾调查法D.化学分析法20.食物中毒与流行性传染病的根本区别在于A.人与人之间有无传染性B.较短时间内有大量病人出现C.有一定潜伏期D.有无体温升高21.有机磷农药易经完整皮肤吸收的原因是A.易溶于脂肪而不溶于水B.水溶性极大,且有一定的脂溶性C.对光、热、氧稳定D.脂溶性较大且有一定的水溶性22.高气湿是指相对湿度A.>30%B.>50%C.>60%D.>80%23.热射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A.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不足B.机体脱水后补充大量淡水C.机体蓄热导致中枢体温调节功能障碍D.外周血管扩张导致脑供血不足24.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的噪声强度卫生学评价指标是A.声压级B.响度级C.A声级D.C声级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第3页共8页25.噪声所致永久性听阈位移的早期听力曲线改变的特点是A.语音频段和高频段听阈同时上移B.语音频段和高频段听阈同时下移C.语音频段听阈无明显改变,而高频段听阈下移D.语音频段听阈无明显改变,而高频段听阈上移26.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2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A.年龄不同B.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