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承守正用书香文化夯实育人基础变革出新以特色课程构筑崭新未来——宿豫区实验小学2019年学校工作总结2019年,宿豫区实验小学以区教育局“保安全、提质量、创特色、塑品牌”的部署为工作思路,契合教育现代化监测和教育均衡发展主旨,围绕“建设人文化现代书香校园”的总体办学目标,秉承“经典阅读为成长奠基,翰林书艺为生命着色,阳光健美为人生添彩”的育人理念,努力尊重学生学习的规律,努力遵循学生成长的天性。通过构建“三趣”课堂和“三级”课程夯实育人基础;通过成立教师发展联盟和教师发展中心来推出学科影响力教师,锻造明星式名师,引领教师成长;通过“行走的课堂”、“小夫子”国学课程、国际课程和STEM课程来成就特色课程,提升课程领导力,构筑学生崭新未来;通过人文德育、德育课程和德育品牌建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开创素质教育异彩纷呈的崭新格局。一、夯实课程强师资,提升学业促发展。本学年,教学工作紧密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围绕书香校园内涵建设,基于课程,回归教学,从课堂再出发,全面提升各学科课程的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各年龄段教师的专业水平,全面提升各学段学生的学业水平,夯实育人基础。1.夯实课程,构建“三趣”课堂教学模式夯实课程,构建“三趣”课堂教学模式,彰显苏派风格内核。“三趣”指的是“情趣、智趣、童趣”,苏派风格内核指“三实”“三精”“三活”。本学年,学校关注常态课堂,各教研组基于苏派教学思想,立足课堂,以课题统领教学。为课堂教学、论文反思等指名路径,有高度有张力。对于工作1-3年的新手,要求站稳课堂,知悉课堂的规范,严禁漫无目的地发展。所以需要结对的、同年级段的老师,多听推门课、多指导,督促成长。学校要求老师听课不少于20节,组长和教干听课不少于25节。手写教学反思不少于25篇,不定期抽查。对于3-5年老师,专业大都有所突破,怀有工匠精神,匠-2-心独具,对课精雕细琢;5-10年老师,专业处于成熟期,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挥洒杏坛,尽显风采;10年以上老师,决不能有船到码头车到岸思想,要引领示范,像红烛发挥余热。因此,本学期学校第17届优化月按年龄段开展“匠心杯”“杏坛杯”“红烛杯”课堂竞赛。2.深化课改,创新“三级”课程设置体系“三级”指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本年度,学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重新拆分、调整、组合、补充。打造精品课程。低年段启动课程,基础牢;中年段知行课程,腰杆硬;高年段修远课程,起点高。同时依据儿童成长的规律,以整合的方式推进:学科内,渗透式整合;学科间:融合式整合;超学科:消弭式整合。3.成就教师,组建“三段”教师发展联盟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自2016学年以来,学校组建教师发展联盟。我们成立了“低中高”三段成立9个联盟。每个联盟由2名中高老师任盟主,按专业发展规划情况安排准名师、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入盟,最后是覆盖所有教师。联盟内资源共享、捆绑考核。让入盟的老师都能寻求自身的发展,人尽其才,以团队的力量共同支撑联盟异军突起,促进联盟间相互竞争。同时依托联盟,培养明师和名师。2019秋季学期,通过常态化开展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沙龙论坛活动,着力解决我校在师资团队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学科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和校本研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我校教研组、备课组扁平化管理的有效策略,提炼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促进教师间、学科间的学习与交流,形成教研组、备课组的文化共识,保障团队优质均衡发展。论坛时间论坛主题论坛关键词参加论坛人员负责人员9月29日金秋回眸:等一团智慧,渡一队情怀团队建设、集体智慧、育人情怀、过往经验花卉、张志娟、孙晓静、张坤、高奎先李伦10月27日和美课堂:聚焦核心素养,让学习真实发生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优化课堂、学科核心素养张静、张红光、吴娜、张冬梅、徐彩荣卜雪-3-11月24日校本研修:课程领导力构建与团队执行力建设校本研修、课程领导力、团队执行力张玲、朱宁、刘修巧、吴琨、李晓静刘鑫12月29日立达师者:教师需要权威的教育风格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教师发展、教学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