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文献综述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文献综述(1一、早期阅读与语言教育的关系(4二、早期阅读的相关问题(4(一早期阅读的概念(4(二早期阅读教育的现状(51.国外的研究现状(52.国内的研究现状(6(三早期阅读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61.早期阅读的必要性(62.早期阅读的重要性(7(四早期阅读教育的内容(81.孩子的兴趣是关键(82.选择适宜的图画书(83.采用新媒体技术手段(84.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宜的阅读内容(9(五早期阅读教育的实施途径(91.早期阅读的目标(92.开展早期阅读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103.开展早期阅读要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相关技能(104.开展早期阅读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115.开展早期阅读要注重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11(六早期阅读教育的影响因素(12(一儿童自身因素(12(二社会与家庭因素(12三、存在的不足与展望(13(一存在的不足(131.国外研究的不足(132.国内研究的不足(13(二展望(141.在预防农村儿童读写困难及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方面(142.现代媒介技术对早期阅读的影响研究(143.亲子阅读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农村地区亲子阅读的深入研究方面154.早期阅读教育作为园本化的探索研究方面(15参考文献(15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较早地关注的到了早期阅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在预防阅读困难和早期阅读教学的实践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研究成果也具有权威性。近百年来美国一直十分关注儿童的早期教育,因此,把握美国对于儿童早期阅读研究的发展历程是研究早期阅读的问题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1910年,美国的《教育心理杂志》创刊后,大量有关阅读教学的研究涌现出来,这些研究直接影响了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的发展变化。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语言教育界围绕什么是最有效的早期阅读教学这一问题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到90年代逐渐演变成全语言(wholelanguage和拼音教学(phonics之间的阅读战争(readingwar,同时也是不同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模式之间相互论争,给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带来巨大的变革,促进了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理念的重构。拼音教学是、美国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促进儿童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古老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它是一种以字母书写表示说话系统,也是一种儿童学习读音的策略。拼音教学代表了一种“自下而上”阅读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的阅读过程中包含一系列的转换——从低水平的文字到高水平的意义。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1.在阅读和学习阅读的过程中,语言是由部分到整体进行加工处理的。2.阅读学习是以“刺激—反应”联结为基础。3.阅读学习是通过将阅读的技能分为最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掌握来完成的。4.阅读的重复是集中练习阅读中复杂技能的部分一直达到过度学习或自动化的水平。5.阅读的语言刺激物需要小心地加以控制以体现出连续一贯的语言规则或模式以利于学习。6.假定阅读最基本部分的掌握会产生理解能力并表现出阅读的整体性行为。7.对语言最小部分的自动解码是对文本和书籍阅读和理解的前提条件。8.要求正确阅读,对阅读错误要纠正。9.拼读单词提供了增加口头词汇和促进理解的途径。10.理解单词提供了学习新词汇和理解文本的途径1。拼音教学的优点在于它重视儿童的语言基础知识,有利于儿童识记词汇、语法等语言的基本要素。这种模式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后,在短期内对提高儿童的应试能力有很大作用。但它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这种模式过分强调对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记忆,增加了学习的枯燥性和消极态度,容易使儿童失去兴趣和信心。并且这种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信息量小,学习者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全词教学兴起于19世纪中叶,它主张不先教孩子学习解码拼读,而是从整个单词入手,借助视觉辨认识读。“全语言”一词最早出现在1658年出版的世界上第一本儿童图画书中3。但是这一名词并没有被延续使用,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全语言”这一名词才开始出现在美国教育界。1985年,肯·古德曼(KenGoodman在《什么是全语言中的“全”》一书中详细阐释了全语言的理论基础,标志着全语言有最初描述阅读教学模式的术语发展为指导语言教育的全面理论。国际性的全语言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