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201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第四次全教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市教育局及省、宁波市教研室工作思路,积极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强化“服务、研究、指导、管理”的职能,进一步明确“为教学行政决策服务”、“为学校教学发展服务”和“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工作定位,不断追求“和谐、务实、创新、廉洁”的教研文化,建设教研品牌创新教研机制。树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宗旨,扎实有效的做好各项工作,实现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与高水平发展。二、工作思路与措施(一)深化课程改革,推进轻负高质我们将继续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抓住学科课程改革中的实质来分析问题,深入研究课程目标、全面落实课程目标,解决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1.研训一体,释疑解难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义务段新课程新教材“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的通知》(余教[2010]24号文件),义务段各学科着力做好第三期的“疑难问题解决”的问题征集与专题培训工作。各学科教研员深入课堂,倾听老师、学生的意见,组织有针对性的研讨,切实帮助一线教师提高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能力。力争年底前完成前“疑难问题解决”专辑的印发工作,为全市义务段学校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有效参考,以推动全市课改向纵深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段三年级至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难点和亮点,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根据《余姚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余教90号文件),各校要开足课时,配足教师,组建团队,规划课程,制定制度,开发内容,注重过程,倡导自主,明确目标,积累资料,健全课程档案。2.挖掘提炼,减负增效2011学年我市将以“轻负担、高质量”为主题,总结和提炼“首届轻负高质示范教师”的经验与做法,推广与学习“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力争减轻义务段过重的课业负担,大力倡导学生快乐学习和谐发展的理念。在组织开展市首届“轻负高质”示范教师的评选工作的基础上,分层举行市轻负高质示范教师先进经验介绍会,并编辑经验专辑,引导全市中小学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努力建设“前有示范,中有规范,后有赶超”的轻负高质优秀教师队伍,推进我市基础教育向纵深发展。3.聚焦课堂,促进教学为充分发挥我市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引领广大教师聚焦课堂、关注课堂,2011年10月下旬将组织开展市“第二届中小学课堂节”活动。本次活动将以“实施名师行动、聚焦教育盛会、关注课堂生成、改革教学形式、促进教育均衡”为目的,大力倡导广大教师“在课堂中实践、在行动中研究、在参与中成长”,结合课堂教学展示、学术论坛、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展示我市课改成果,为广大师生提供展示综合素质的广阔平台,努力形成我市“务本、倡简、求实、高效”的教学特色品牌,演绎我市教研新高度。4.小班实验,扎实推进以二十所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为基地,按《余姚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实施方案》,加强师资培训,深入开展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传播小班化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改变“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法,倡导运用丰富、创新的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手段,在“等距、等高、等爱”的氛围中施教,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二)创新教研机制,促进均衡发展继续完善三级教研网络建设。大力推进校本教研,努力抓好区域教研,尝试网络教研,创新教研活动新模式,促进我市教学水平均衡发展。1.市级教研,提高针对性规范市级教研程式,提高教研有效性。继续做好教研活动的前期策划和后期延伸,提高教研活动组织水平,实现教研活动的多重效益。各学科教研员要结合常态调研和专题调研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教师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规划好每学期的教研主题,围绕主题有层次地设计教研活动,突出“问题解决”这一核心,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教研员要带领学科教师,形成教研团队提高教研合力。2.区域教研,提高均衡性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