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内容摘要:首先提出人民币近两年的现状,然后分析了为什么人民币汇率改革势在必行,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利和弊,得出人民币必将升值的结论。然后提出了中国政府对汇率变化的应对措施。关键词: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汇率制度、外汇市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一.2005年7月至今,人民币已升值2%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公告称,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国务院批准,现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二、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三、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四、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内容和特点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二.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势在必行一直以来,人民币一直保持稳定的汇率制度,这也是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重要条件和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正是在这种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影响我国实际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进出口的变动、资本净流入、国内出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进出税率及国内外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等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人民银行在外汇市场的干预基本上保证了名义汇率的稳定,但是人民银行无法直接控制上述影响实际汇率的因素的变动,如1994年以来,国外资本大量流入、出口部门工资过快增长、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和国内较高通胀水平等,都形成了推动实际汇率上升的压力。但是名义汇率固定的基础是实际汇率的稳定,如果实际汇率持续地升值,会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出口能力的下降,最终导致名义汇率贬值。而实际汇率上升与名义汇率固定冲突也最终导致固定的钉住汇率制不仅难以维持,而且事实上已不能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阻碍金融改革的顺利进行,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我国资本账户的改革开放上。目前,我国正在为加入世界上贸易组织后的下一阶段金融领域开放做准备,在此之前,稳健推进资本账户的开放是必不可少的。开放经济下,政府难以同时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最终要么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要么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如果二者都不愿放弃,则只有对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行限制,如此,则回到资本严格管制的老路上。因此,无论从实体经济的需要出发,还是从金融改革的需要出发,都必须认真反思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缺陷,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通过人民币汇率的理性浮动及货币政策的适度配合,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第二节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在外汇银行、企业、居民不能意愿地持有外汇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