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估算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养成,对于提高他们的观察、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估算也从原来大纲中作为“选学内容”发展到现在课程标准中重要的必学内容,其意义已经得到重视。如:第二学段中提出:“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能根据给出有关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的数值估计另一个数值。”虽然老师们也在估算教学中进行着积极探索,但是由于我国的计算教学历来重视运算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强调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致使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许多困惑,如估算教学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估算结果?估算是否要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的问题正等待大家去系统、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二、课题的设计1、课题界定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估算的本质就是在不要求准确值的情况下,在允许的范围内,能迅速算出近似值,而且此结果与正确的计算结果有合理性的接近。估算能力是指学生在利用一些估算策略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等认知过程,获得一种概略化结果的能力。从四年级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已经到了第二学段,在估算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在计算前和实际应用中自觉估算,并能用估算的方法检验计算是否正确,整数估算正确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估算值与精确值保持在正负百分之十左右。2、研究目标通过对四年级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探究,总结出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方法;从而提高四年级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3、研究内容(一)小学四年级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小测试对小学四年级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进行调查了解,并进行情况分析。(二)小学四年级学生估算方法的培养研究。(1)预测法的培养;(2)调整法的培养;(3)优化法的培养。(三)小学四年级学生估算途径培养研究。精选文库--2(1)大数的估算训练。(2)在口算中训练;(3)在计算教学中训练;(4)在综合应用教学中训练;(5)日常生活中进行估算训练。4、研究对象为方便课题顺利开展,以自己所任教的四年级五班、六班为实验班展开课题研究,对比参照班同校的四年级三班、四班。5、研究方法(一)文献分析法。认真学习新课标,学习估算课题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探寻对课题研究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提高研究的起点和研究的理论程度。(二)问卷调查法。以四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及主要问题,为总结估算方法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提供依据。(三)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寻找提高四年级学生估算能力的方法、措施,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推进课题研究顺利而有效地开展。三、理论依据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加强口算,重视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第二学段中提出是:“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能根据给出有关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的数值估计另一个数值。”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创建估算环境,提高估算意识,学会主动估算,正是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实践。四、研究步骤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共分3个阶段。1、准备阶段(2011.8)(1)提出课题申请,设计课题实施方案,制订实施计划。本课题于2011年6月提出申请,2011年8月立项,开始拟定实施方案,由进修学校的领导审核并提出宝贵意见,反复修改后形成完整的实施方案,并制订了实施计划。(2)学习估算教学有关理论。首先,利用工作之余,认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