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牌课《人力资源管理学》浙江工商职业学院教授讲义(全11讲)认证系列:职业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营销经理、品质经理、生产经理、物流经理、项目经理、企业培训师、营销策划师、酒店经理、市场总监、财务总监、行政总监、采购经理、企业管理咨询师、企业总经理、医院管理等高级资格认证。颁发双证:高级经理资格证书+MBA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含2年全套学籍档案)证书说明:证书全国通用、电子注册,是提干、求职、晋级的有效依据学习期限:3个月(允许工作经验丰富学员提前毕业)收费标准:全部学费元咨询电话:136846098850451-88342620招生网站:http://www.mhjy.net电子邮箱:xchy007@163.com颁证单位:中国经济管理大学主办单位:美华管理人才学校职业经理MBA整套实战教程MBA经理教材免费下载网址:www.mhjy.net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本章学习目标]在学习完本章之后,你应当掌握如下内容:1.人力资源的含义、特点及其构成2.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与职能3.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4.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5.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6.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7.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一、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一)资源的含义资源是“资财的来源”(《辞海》)。在经济学上,资源是为了创造财富而投入到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素。按照这种界定,人们可以将资源分成两大类:其一,是物质资源,如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其二,就是人力资源。我们通常讲的资源,包括人、财、物。(二)人力资源的含义人力资源不同于一般的资源,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源是一种“活”资源,而物质资源是一种“死”资源。物质资源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加工和制造才会产生价值。(2)人力资源是指存在于人体内的体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从企业的角度考察人力资源,则是指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它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从量的角度划分,人力资源包括现实的劳动能力和潜在的劳动能力;从质的角度划分,人力资源包括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3)人力资源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在高新技术等行业,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是企业利润的源泉。(4)人力资源是企业可以开发的资源,人的创造能力是无限的,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三)人力资源的特点1.人力资源的生物性2.人力资源的能动性3.人力资源的时效性4.人力资源的再生性5.人力资源的社会性二、人力资源的构成(一)人力资源的数量人力资源的数量又分为绝对量和相对量两种。人力资源绝对量,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资源,即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的数量一般来说就是其员工的数量。对于国家而言,人力资源数量可以分为现实人力资源数量和潜在人力资源数量两个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处于劳动能力之内、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它占据人力资源的大部分,可称为“适龄就业人口”。(2)尚未达到劳动年龄,已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即“未成年就业人口”。(3)已经超过劳动年龄,继续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即“老年劳动者”或“老年就业”。以上三部分构成就业人口的总体,以往被称之为劳动力人口。(4)处于劳动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并要求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这部分可以称为“待业人口”,它与前三部分一起构成经济活动人口,即现实人力资源。(5)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从事学习的人口,即“求学人口”。(6)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口。(7)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军队服役的人口。(8)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其他人口。(二)人力资源的质量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劳动者的劳动态度,一般体现在劳动者的体质、文化、专业技术水平及劳动积极性上。人力资源的质量构成是一个国家劳动力素质的综合反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力——身体条件。(2)智力——能力、技能和知识。(3)非智力因素——品德、修养、心理和精神状况等。人力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