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和过程?达标练习1.(2018·广雅高一检测)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再用碘蒸气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色,曝光部分变深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①本实验未设对照组②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显现不同结果的惟一原因③实验初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实验采用的是相互对照的方法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但不能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答案:A2.(2018·云浮高一检测)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小麦,如果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含量的变化将会是()A.a上升、b下降B.a、b都上升C.a、b都下降D.a下降、b上升解析:据图分析,c是CO2,a、b分别是[H]和ATP。光照不变,光反应顺利进行,[H]和ATP合成正常;CO2供应不足,CO2固定减弱,C3相对含量减少,导致C3还原消耗的[H]和ATP也减少,故a、b在叶绿体中相对含量上升。答案:B3.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和葡萄糖的形成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A.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和光能B.都是呼吸作用产生的ATPC.光能和光反应所产生的ATP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解析:水在光下分解利用的是太阳光能,产生的ATP用于合成葡萄糖。答案:C4.如图为水绵结构模式图。恩格尔曼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白光束对水绵细胞的不同部位(如a处)做点状投射,发现水中的好氧细菌明显聚集在叶绿体被光投射处;若将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此实验证明了()A.氧气是由水分解来的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D.光合作用需以二氧化碳作原料解析:好氧细菌分布在氧气较多的地方,叶绿体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因此好氧细菌的分布位置与光所照射的叶绿体位置一致。答案:B5.(2018·华附高一检测)某同学从杨树叶片中提取并分离得到4种色素样品,经测定得到下列吸收光谱图,其中属于叶绿素b的是()解析: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400nm~500nm为蓝紫光区,600nm~700nm为红光区,因为叶绿素b是叶绿素的一种,所以答案选A。答案:A6.把叶绿素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镜的另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的主要区域是()A.红光和蓝紫光区域B.黄光和蓝紫光区域C.绿光和红光D.黄光和绿光区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答案:A?提升练习7.(多选)对光合作用图解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为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过程B.若突然停止CO2供应,则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上升C.图中①为O2,②为ATPD.若用3H标记的H2O进行示踪,可发现H元素的转移途径为H2O→[H]→糖类解析:由于有叶绿体的存在,所以应为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若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则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形成减少,消耗不变,含量降低;图中①为水的分解产物O2,②为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光反应中水分解产生[H],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并进入到有机物中。答案:ACD8.(多选)下图表示较强光照且温度相同以及水和小球藻的质量相等的条件下,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一段时间后,以下相关比较正确的是()A.Y2的质量大于Y3的质量B.④中小球藻的质量大于①中小球藻的质量C.②中水的质量大于④中水的质量D.试管①的质量大于试管②的质量解析:根据题意及图中实验处理可知,②④试管利用H182O2,③④试管利用C18O2,①试管没有标记,作为空白对照组,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因此图中Y1=Y3<Y2=Y4,各试管中水的质量①=③>②=④,各试管中小球藻的质量①=②<③=④。答案:ABD9.如图是某高等植物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图解,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由________堆叠而成的。若f为高能化合物,则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