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无机化学自学指导书梁华定编台州学院化学系二00三年三月Ⅰ课程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要求教材:朱文祥,刘鲁美.中级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参考书:北京师范大学等.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展望21世纪的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5绪言一、教学内容(一)无机化学发展史(二)无机化学发展趋势(现代无机化学、配位化学、原子簇化学、超导材料、无机晶体材料、稀土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无机金属药物)(三)现代无机化学发展特点第一章酸碱理论与非水溶液一.教学内容(一)酸碱概念及其发展(酸碱的水-离子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溶剂论、酸碱电子论、酸碱正负论、氧离子理论)(二)酸碱强度(质子酸碱强度、质子酸在水溶液中的酸性、含氧酸的酸性、Lewis酸碱强度.Drago酸碱参数*)(三)软硬酸碱理论(HSAB理论)(软硬酸碱的分类、软硬酸碱规则及其应用、酸碱的软硬度、软硬酸碱的理论基础)(四)非水溶液和超酸(溶剂对溶质的影响、溶剂的类型、液氨体系、硫酸体系、超酸)(五)溶剂化电子二、教学重点酸碱的水-离子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论;酸碱强度;软硬酸碱规则及其应用;液氨体系、硫酸体系、超酸。第二章配位化学基础一、教学内容(一)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定义、配位数与配合物的空间构型)(二)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配合物的几何异构、旋光异构、键合异构现象、配位异构现象、电离异构现象溶剂合异构现象)(三)配位化合物的制备(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热分解法)(四)(晶体场理论、修正的晶体场理论ACFT或配位场理论LFT、分子轨道理论)(五)Jahn-Teller效应和立体化学(Jahn-Teller效应、配合物的立体构型的选择)(六)配合物的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配合物的活性和惰性、取代反应的机理、影响取代反应的速率、反应机理的因素)二、教学重点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与晶体场理论(d轨道能级的分裂、分裂能Δ0和光谱化学序列、配离子的电子构型与配合物的磁性、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其它配位体场对d轨道的分裂作用及配合物的立体构型的选择);Jahn-Teller效应。第三章过渡金属的非经典配合物一、教学内容(一)金属羰基配合物(概述、金属羰基配合物的特点、有效原子序数规则及应用、羰合物的类型、羰合物的成键特征、羰合物的合成方法、羰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二)CN-、NO、AR3π-酸配体配合物(三)双氮(N2)配合物(简史及合成、氮分子结构的特点、双氮配合物中的化学键、氮分子的活化及活化途径、配位氮分子的还原反应--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四)烯、炔烃π-配合物(五)夹心配合物(金属夹心配合物及其类型、二茂铁的合成及性质)二、教学重点金属羰基配合物的特点;有效原子序数规则及应用;羰合物的类型;羰合物的成键特征;CN-、NO、AR3π-酸配体配合物、双氮配合物、烯、炔烃π-配合物、金属夹心配合物中的化学键第四章金属原子簇化合物一、教学内容(一)金属原子簇化合物(金属簇状化合物的特征、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分类、卤素金属簇状化合物、羰基金属簇状化合物、原子簇的一些应用)(二)硼烷及其衍生物(硼烷的合成及其性质、命名、硼烷的结构和化学键、硼烷的反应、硼烷的衍生物)二、教学重点金属簇状化合物的特征;卤素金属簇状化合物(双原子簇状化合物如[Re2Cl8]2-、[Mo2Cl8]2-、Re2(RCO2)4X2,三原子簇状化合物如[Re3Cl12]3-、Re3Cl9,六原子簇状化合物如[Mo6Cl8]4+、[Nb6Cl12]2+)的结构特征;羰基金属簇状化合物的结构特征;高级硼烷结构的成键要素;多硼烷阴离子BnHn2-和碳硼烷Bn-2C2Hn骨架的Wade规则。第五章过渡元素通论一、教学内容(一)过渡元素通论(过渡元素的定义和分类、过渡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过渡元素的电离势、过渡元素原子化焓和熔点、过渡元素的氧化态、过渡元素的一般性质、过渡元素金属离子大多有颜色)(二)重过渡元素的特点(三)铂系金属的特点二、教学重点过渡元素通论第六章镧系、锕系和超锕系元素一、教学内容(一)镧系元素概况(镧系和稀土、镧系元素的矿产与提取方法、镧系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