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判词赏析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红楼梦》中人物的判词与人物的命运关系,能够将判词与人物对应起来。2、通过对判词的学习,理解小说中处处有伏笔的写法。3、理解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本质和曹雪芹对书中所写若干女子的才华的欣赏赞叹和她们不幸命运的惋惜之情。教学重点:将《红楼梦》第五回中关于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与人物对应起来。教学难点:1、了解金陵十二钗几位女子的命运,能够将判词与人物对应起来。2、使学生理解封建社会必然会走向灭亡的本质。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视频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布置任务:让学生课下找资料了解《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有哪些女子,大致了解她们的生平命运,并互相讨论。二、导入:上课前播放一段关于“金陵十二钗”的视频。关于《红楼梦》,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都已经不再陌生,前四回中,对里面的人物关系都有了一个大致了解。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五回,资料已经提前发给你们预习过了,很多人都说这一回是全书的一个纲领,一部小说的大结局都在这第五回为我们展现。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五回中,贾宝玉在秦可卿的房间里睡着后梦游太虚幻境,在警幻仙姑的陪伴下进入了“薄命司”,在里面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词曲,也就是我们刚刚视频里看到的这几位女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欣赏一下这几首判词。三、理解“金陵十二钗判词”的含义“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金陵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宝玉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根据学生的预习,一起总结“金陵十二钗”是哪十二位女子(看图片一起回答)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判词”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判定人一生命运的词句”。四、一起朗读这十二首,认识里面的生字词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2、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sì相逢大梦归。3、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4、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5、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nào泥中。6、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7、勘破三春景不长,缁zī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8、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9、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10、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11、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xìn开端实在宁。五、分小组讨论,结合各女子的生平理解前五首判词1、判词一: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提问:这首判词写了几个人?你对她们分别有什么看法?结合生平理解这首判词。归纳:林黛玉是林如海和贾敏的女儿,因父母先后去世,被寄养在外祖母家,虽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多愁善感。她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官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和宝玉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王夫人等人残忍扼杀了,最终泪尽而逝。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她是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账话”。她恪守封建妇道,并且会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有一把金锁,薛姨妈早就放话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宝玉被迫娶宝钗为妻。由于两人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林黛玉,婚后不久家族没落,不久就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判词理解:第一句说宝钗有封建阶级女性最标准的品德。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第二句是说林黛玉是个绝顶聪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