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针灸医疗总结级想法骨伤科针灸医疗总结及想法针灸医疗的适用范围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灸来治疗。那么,针灸最适用于那些疾病。哪些疾病用针灸治疗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使用针灸疗法又是否有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呢。据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统计,大约有43种疾病是最适宜的,到针灸科就诊的患者中比较常见的有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性关节炎、面瘫,中风后遗症,扭伤,视疲劳、慢性结膜炎、鼻炎、慢性咽喉炎、胃炎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像急性胃痛、咽喉肿痛的患者,往往一针扎下去,病人症状即可缓解,疼痛感消失大半,肿胀也迅速缓解,针灸治疗“立竿见影”的功效由此可见一斑。另外,用“天灸”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也有较好的效果。针灸都是根据中医理论和病症特点着手治疗,中医和西医在病症的叫法上也有所不同,例如中医称胃炎或溃疡引起的疼痛称“胃脘痛”、网球肘称“肘劳”、肩关节炎称“肩痹”等。中医认为疾病发生的原因就是对应的脏腑或经络的气血不通,只要把脏腑和经络的气血疏通,就能基本达到治疗目的。针灸的作用就是疏通经络和调和气血,所以往往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急性胃痛、痛经、扭伤等疾患。对于癌症引起的疼痛针灸也有一定的疗效。那么,针灸治疗痛症与中药和西医治疗相比有何不同。中药治疗时效性相对较长,其存在着一定的量效关系,虽也可达到很好效果,但起效没有针灸来的迅速。西医的止痛主要是通过各类镇痛药物来治疗,如常用的神经阻断,也可达到较好的效果。而针灸科的治疗则主要通过整体调理、疏通经络的作用,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针灸治疗时应依从性差,如不能配合治疗的小孩,针灸时仅需在身上扎几针后不留针即可。而对于孕妇而言,虽能做针灸治疗但要注意方法,应避开腹部、腰骶部、下肢的部分穴位,以免造成堕胎等副作用。除了禁忌的穴位,使用其他相关联的第1页共7页穴位来治疗头痛、颈椎病、面瘫等疾病均可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对胎儿产生影响。针灸医疗的特点针灸医疗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经络腑穴理沦为基础,运用针刺、艾灸及其他作用于腑穴的方法,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针灸医疗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体系上有别于现代医学。针灸的特点如下:针灸无任何毒副作用,针灸没有借助任何外来的药物,而是通过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病的效果,不对身体的各脏器功能造成任何伤害.是一种绿色、环保、效果好的非药物治疗手段。针灸治病有即时效应,特别是对于一些急性发作性疾病的治疗,有立竿见影的功效,如:落枕、急性腰扭伤、痛经、胆肾结石的急性发作等。针灸治病有累积效应,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针灸疗效逐渐积累,最后发挥良好的治本效果,累积时间因人、因病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针灸治病的双向调节作用:针灸可以调节机体脏腑组织自身的功能,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从而使阴阳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针灸可以治疗便秘,也可以治疗腹泻;针灸既可升高血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降低血压。针灸治病具有患者敏感性。不同的患者对针灸的敏感性各不相同,敏感者,接受针灸治疗效果好,不敏感的人接受针灸治疗的效果相对来说就差些。针灸治病价廉效果好,性价比值得信赖。针灸医疗的发展现状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常用的临床治疗疾病方法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博大精深。它的临床有效性正在被世界多国接受或成为医疗方法之一被推广应用。它在世界上被认为是一种有效而可行的卫生保健资源。针灸教育发展迅速,培养了很多高素质的针灸人才;建设了大批针灸的医疗、科研机构,许多中医院校的针灸医疗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针灸的临床领域不断拓展,治疗病种日益扩大,疗法呈现多样化,比如平衡针灸医疗疗法,头皮针疗法等。针灸的成绩显著,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在医院,针灸科第2页共7页被看作是附属科室,大部分医院没有针灸病房,无法形成独立的规模和环境等。针灸在国外也迅速发展,被美、法、德等世界上1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