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南省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拔赛试题考试时间:2008年4月20日上午9:00--11:00试卷总分:120分第工卷(试卷两大题,50小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代号选填到第6页单选题答题卡的相应空格内,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单细胞生物中,始终不存在核仁和细胞壁结构的是A.支原体B.蓝藻C.乳酸菌D.变形虫2.下列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A.贫血B.手足抽搐C.浮肿D.尿毒症3.生物膜在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下列能实现能量转换的是A.线粒体外膜B.叶绿体外膜C.线粒体内膜D.叶绿体内膜4.右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C02B.本实验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C.如果将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D.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仍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5.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的复制只发生在分裂间期,复制的场所只能是细胞核B.在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C.一个DNA分子中,含有90个碱基,则必定含有270个氢键D.一个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含N的碱基6.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B.⑤与⑥细胞内的基因容易发生突变C.⑤⑥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D.细胞衰老与死亡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7.2005年8月,能在人体血管中通行的“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已在上海研制成功,其直径只有200nm,能装载药物在器官和血管中自由通行。若给患者进行肌肉注射该药物以治疗肝癌,则该药物进入肝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多少层磷脂分子A.2B.4C.6D.108.将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芝麻,此四倍体芝麻A.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相比,在理论上已经是一个新物种了B.产生的配子中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配子无遗传效应C.产生的配子中有同源染色体,用秋水仙素诱导成的单倍体可育D.将此四倍体芝麻产生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长成的芝麻属于二倍体9.牛受精卵细胞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基因重组B.DNA解旋C.基因的转录D.基因突变10.在下列四种条件下,测定四个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条件如右表。据实验结果绘成曲线图如右上。据以上实验分析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因素,下列四项中正确的是11.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CCDd的两植株的一定数量的花粉除去细胞壁后,放入试管中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只考虑两个细胞间的融合),可得到不同基因型的融合细胞种数为A.3B.4C.6D.1012.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光照,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BC段较AB段上升缓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B.CO2浓度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光合作用是从D点之前开始的,D点时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C.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对CO2吸收减少,24点钟植物有机物总量比0点钟少D.H点玻璃罩内CO2浓度最低,此时植物对CO2积累最少,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13.右图表示细胞中5类化合物之间的关系,每一个椭圆形代表一种有机物,下列列出的5种化合物①-⑤的名称中最合理的是A.维生素、脂质、酶、蛋白质、激素B.维生素、脂质、激素、蛋白质、酶C.酶、蛋白质、激素、脂质、维生素D.激素、脂质、维生素、蛋白质、酶14.下面是红螺菌在光下利用二氧化碳等物质合成有机物的方程式:12C3H7OH+6CO2→C6H12O6+12CH3COCH3+6H20。据此所作的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A.红螺菌可净化高浓度的有机污水B.红螺菌为需氧型生物·C.红螺菌为自养型生物D.红螺菌的代谢类型与蓝藻相同15.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