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文化建设总结咯(拟定让激情继续燃烧,用忠诚诠释责任--------打造富于地方特色的防城分局公安警营文化今年以来,XX县区公安分局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统一部署,以当前正如火如荼开展的“三大活动”为契机,分局党委高度重视,不断创新形式、深入挖潜、丰富内容、陶冶情操,同时借鉴了山东、重庆等先进地市公安局现有的先进经验做法,全力推进以“让激情继续燃烧,用忠诚诠释责任”为主题,以“责任、实干、创新、忠诚、清廉、和谐、为民、激情”为建设理念的警营文化建设,给防城分局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可喜的变化,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追根剖析,防城分局警营文化生活现状(一)一些单位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警营文化的作用,造成文化氛围不浓。俗话说“人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人”。记得前人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同样在一个认为警营文化建设可有可无的单位里面,没有文化氛围熏陶,也慢慢的把民警的思想也禁锢了,造成民警不想学习、不爱学习、不肯学习、不敢学习的氛围,慢慢养成民警观念陈旧、思想落后不自知的恶性循环尴尬局面,慢慢的导致民警对各种警营文化建设的厌倦,产生抵触心理。(二)做人、做事风气不“实”,存在“假、虚”现象,思想教育效果不明显。过去,由于没有一个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总是有那么一部分民警认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民警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由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同时,也给一些民警的思想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致使民警在开展工作时容易患得患失,产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为此,分局领导在各种大会小会上面专门批评多次,也进行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效果始终不明显,总有那么一部分同志不认真做人、不踏实做事。(三)队伍建设方法滞后。以往,我们在队伍建设方面虽然经历了第1页共12页1一次次的教育整顿活动,但是往往停留在说教上,缺乏有效的载体和手段,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存在差距,没有深入民警内心引起共鸣,到底怎么样才能找到一种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呢。这是一个时刻困惑着防城分局党委的难题。(四)分局队伍庞大、基础建设落后,民警八小时外业余生活单调,没有活力。过去,XX县区公安分局面临着硬件设施欠缺,业余活动大多都停留在“听报告,看报纸,打篮球”等这些被民警称之为“老三样”的项目上,活动毫无新意,加之日常的业务多,各类阶段性任务重,休息时间相对较少,大家就更不愿意主动创新开展文体活动了,民警八小时外生活基本处在单调状态,很多一线民警不是在办案的路上就是在路上办案,机关民警不是在上班路上就是在回家路上,单调的生活导致了枯燥的生活,枯燥的生活酝酿着各种潜伏的危险。二、“一搭台、二外出、三载体、四投入”掀热潮,全力以赴建警营对公安机关而言,最重要的文化是政治文化。当前受各种思潮、文化影响,公安队伍中极少部分人把参加公安工作仅仅作为一种谋生和职业,缺乏对公安事业的自豪感、归属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意识较为淡薄,思想观念陈旧、责任感缺失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针对公安民警思想上的新变化,XX县区公安分局把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警察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改变照本宣科,空讲道理的灌输式教育,通过走廊文化建设构建“忠诚、责任、清廉”教育阵地和分局历史展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民警生活、工作、学习等情况融入各式图片中,同时利用各式名言警句和图片结合,在丰富警营文化建设的内涵同时,还将其作为民警了解公安历史、开展德育培训的基地,不断增强民警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意识。(一)党委“搭台”尽职尽责。公安部党委对公安文化建设一直十分重视。周永康同志在“二十公”上专门批示:“公安队伍是一支执法的纪律部队,应有自己特色的公安文化,以激励队伍,忠诚党的事业。”孟建柱部长强调要“大力加强公安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和谐的警营文化”。防城分局党委在警第2页共12页营文化中把自身位臵自觉由管理者转变成服务2者,为警营文化建设当好“大管家”。经分局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