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页氧气疗法氧气疗法(简称氧疗)的目的在于提高动脉血氧含量,促进组织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进行氧疗时必须保持气道通畅和有效的通气。一、氧疗指征1、各种类型的呼吸衰竭、低氧血症、高热、创伤等缺氧和需氧增加的状态。2、心血管疾病,如心脏停搏及复苏后、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3、血氧运输功能障碍,如严重贫血、血氧蛋白异常(如一氧化碳中毒、肠源性发绀等)4、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5、严重酸碱中毒、水电解质紊乱。6、药物中毒,如吗啡、巴比妥类、麻醉药、氰化物中毒等。二、氧疗方法(—)非控制性氧疗为临床上常用的吸氧疗法,吸入气中的氧浓度不需要严格控制,可根据疾病需要调节氧流量,以达到解除低氧血症的目的。本法用于无通气障碍疾病的病人。供氧方法有4类,即鼻导管、面罩、氧帐及气道内供氧。1、鼻导管法经鼻给氧法安全简单,不影响口控护理及进食,但氧浓度不稳定,故适用于轻症及恢复期呼吸衰竭的病人,又因导管顶端位置不随体位而变动,故也用于昏迷病人。有以下3种方法。(1)鼻咽导管法:导管位置较深,自前鼻孔至鼻咽腔,常用氧流量为2~3L/min,吸入氧浓度在30%以下。(2)鼻前庭导管法:导管置于鼻前庭,氧流量可达6~8L/min,吸入氧浓度可达35%~50%,又能发挥鼻腔的湿化作用。第2页共5页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页(3)鼻塞给氧:长度约1cm塞于单侧或双侧鼻孔。此法较舒适,又很少为分泌物堵塞。2、面罩法分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开放式将氧气导管与面罩相连后罩于病人口鼻部,根据需要选择氧流量。使用时应注意面罩位置,以免影响吸入氧浓度,适用于不能耐受导管的病人及儿童。密闭面罩供氧效果更好,在防漏条件下;氧流量为6L/min,吸入氧浓度可达60%~80%,适用于需要高浓度氧疗、清醒合作、只需要短期间断应用的病人。面罩加压供氧时,应防止胃肠充气3、氧帐法只有在密闭和高流量(20L/min)时,才能达到60%的氧浓度。改进式氧气头帐,以10~20L/min给氧,在颈项部胶布固定防漏条件下,可使氧浓度提高到60%~70%,多用于婴幼儿。4、气管内给氧法(1)气管插管:分鼻插管和口插管,适用于病情较重、神志不清、必要时需作人工呼吸的病人。(2)气管切开:估计病情非短期可以好转者应及早考虑气管切开,但一般不宜作急诊手术,必要时先做气管插管后再行气管切开,以防发生心脏停搏等意外。此法易耐受,可用于清醒患者,能长期留置,便于吸痰和口腔护理,但易继发肺部感染。气管内供氧,使用简易呼吸器及人工呼吸机可作辅助或控制呼吸,以增加通气量,改善通气与血流灌注比值,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二)控制性氧疗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吸入氯浓度,其目标PaO2维持在7.3~8.OkPa(55~60mmHg),SaO2为85%~90%,达到这一水平时,即可纠正缺氧又不消除缺氧对呼吸的驱动作用。适用于严重通气功能不全,即存在严重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1、Venturi面罩法是一种特殊设计的供氧面罩,利用氧射流产生的负压从面罩侧孔带入一定量的空气,以稀释氧气.达到规定氧浓度的要求,吸入氧浓度可按需调节并能保持稳定。适用于严重的呼吸衰竭病人。2、鼻咽导管控制性氧疗法在没有特殊通气面罩装置时,对于需要控制氧疗的病人,其氧浓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而得或查表(表6-5)而得第3页共5页第2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页鼻咽导管吸氧的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例如:吸入3L/min氧流量,其吸入氧浓度为21+4×3=33%。本法是一种粗糙的控制性氧疗方法,应用过程中应严密观察。3、加压给氧法加压给氧可用简易呼吸器、麻醉机或呼吸机进行。适用于肺水肿、昏迷、病情危重、自主呼吸微弱的患者。可根据病情连续给予或间断给予9如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可采用间歇正压呼吸(IPPB)给氧,而ARDS患者宜选用持续PEEP给氧。4、高频通气给氧法高频通气是一种高频率、低潮气量、开放式的新型通气方式。包括高频正压通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