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27.(7分)图1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⑴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将3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从氯化钠溶液中结晶出氯化钠的方法是__▲__。⑵某同学从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固体样品中取出0.2g,加入到30℃时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称得剩余固体0.08g。请你判断:滤液为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剩余固体的成分为__▲__。⑶将20℃时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升温至60℃,一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填序号)。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溶质的质量分数④硝酸钾的溶解度28.(4分)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陶瓷工业等领域。⑴氮化铝(AlN)属于__▲__(填序号)。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⑵氮化铝(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⑶在高温条件下,氧化铝、氮气和碳反应可制得氮化铝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生成的一氧化碳对空气有污染,处理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29.(8分)回答下列问题。⑴细铁丝在氧气中能发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⑵铁粉和水蒸气在加热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⑶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已将铁丝和银丝表面打磨)。A①实验的目的是__▲__。B②实验中,当烧杯内盛有__▲__溶液时,可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⑷向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ABA.滤纸上一定没有铜B.滤纸上可能含有铁C.滤液中可能含有盐酸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⑸铜锈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u2(OH)2CO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A~D装置探究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铜生锈的条件(A、B、D中均为煮沸过的蒸馏水,C中放有干燥剂,D中通一段时间空气后将试管密封)。一个月后发现,只有A中铜生锈,且水面处铜生锈较严重。B①装置中加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②铜生锈的条件是__▲__。30.(6分)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请针对以下两种情况回答问题。⑴若C、G都能与同一物质反应,其中生成的E为单质、F为化合物,则E、F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⑵若②③为同一反应,④为化合反应。A~G均为化合物且B、C、D由两种元素组成,则E、F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31.(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图1图2图3⑴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制取氧气并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该同学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法,采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__▲__。若反应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如图2所示,则生成的氧气体积约为__▲__mL。⑵如图3所示,试管内放有少量的白磷。若向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烧杯内发生反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试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32.(6分)烧碱中常含有碳酸钠。为了测定某烧碱样品中烧碱的质量分数,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⑴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解释与结论准确称量10.6g的烧碱样品,在烧杯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氢氧化钠溶解时有__▲__现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至反应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过滤,称量干燥后的滤渣质量为1g滤液中的溶质为__▲__计算烧碱样品中烧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⑵乙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实验方案:将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通过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确定二氧化碳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