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氧气瓶安全分析报告化学与生物系08级环境工程28130201052萧灿辉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氧气瓶安全风险事故树分析摘要: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氧气瓶爆炸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了引发事故的基本原因和途径,分析了基本原因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由此提出了防止氧气瓶事故的方法,为氧气瓶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氧气瓶;事故树;结构重要度;预防措施引言在12天的实习过程中,不难发现氧气瓶的使用十分普遍。氧气瓶的储存,安放,使用安全隐患等问题随之而来。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氧气的需求量随之增长,相应氧气瓶爆炸事故发生日益增多。虽然国家对此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法规,但从目前现状来看,发生事故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的扼制,死亡事故仍不断发生。为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文中拟用事故树分析法对氧气瓶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找出事故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防患于未然。◆⒈事故树分析原理事故树分析法(FTA)又称故障树分析,是一种逻辑演绎系统安全分析方法。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首先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目前,FTA作为安全系统工程中一种进行安全分析、评价和事故预测的先进的科学方法,已得到国内外的公认和广泛应用,已成为定性和定量预测与预防事故的主要方法。事故树分析法以系统较易发生且后果严重的事故(即顶上事件)作为分析目标,通过调查与该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经过层层分析,逐级找出最终不能再分解的直接原因事件(即基本事件)。将特定的事故和各层原因事件(危险因素)之间用逻辑门符号连接起来,得到形象、简洁的表达其逻辑关系(或称因果关系)的逻辑图形,即事故树图。通过对事故树简化、计算,求出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进行事故树定性分析。在事故树中凡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作割集。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割集。最小割集中全部基本事件均发生时,则顶上事件一定发生,而最小割集中任一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上事件未必一定不会发生。最小割集表达了系统的危险性,每个最小割集都是顶上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渠道,最小割集的数目越多,系统越危险。最小径集又称最小通集。在事故树中凡是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径集。最小径集中全部基本事件均不发生时,则顶上事件一定不会发生,而在最小径集中,任何一个基本事件发生,便不能保证一定不发生顶上事件。因此,最小径集表达了系统的安全性,每一个最小径集是预防顶上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最小径集的数目越多,系统就越安全。结构重要度分析是分析基本事件对第3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0页顶上事件影响程度,根据分析的结果,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探明控制顶上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确定安全对策措施,制定应急预案。◆⒉其它氧气瓶典型事故案例分析●⒉⒈案例12000年9月15日8:00左右,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第五建设公司南京分公司(简称五化建)一焊工进行切割工作时,氧气管爆炸,另有3处同时炸裂。切割时,该焊工感到气体不纯(切割线有漂移现象),但鉴于爆破的是旧氧气胶管,认为氧气胶管爆炸是其老化所致。由于未领到新氧气胶管而停止工作,同时将用气很少的满瓶氧气退回库房,对瓶内是否形成爆鸣性气体未产生怀疑。9月18日7:35,五化建另一名焊工按照班长分工,从气瓶库取出一瓶氧气,装好焊割工具后,在距氧气瓶约35m处的预制厂内切割型钢的点焊,氧气瓶内压力约10MPa,低压约0.4MPa,约切割10min,感到气体不纯,切割线漂移。8:05左右,氧气瓶突然爆炸,并升起一股灰尘[2]。分析:在气瓶管理中,大部分气体充装站的气瓶都实行“大循环”,充装工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未在气瓶充装前对气瓶内的气体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