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十一、识人用人有误区VIP免费

十一、识人用人有误区_第1页
十一、识人用人有误区_第2页
十一、识人用人有误区_第3页
十一、识人用人有误区"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突越有了糊突富。"这是我国元代时期马致远在《半夜雷轰福碑》杂剧中对识人出现误区的至理名句。他在这里把毁灭人才、颠倒是非的封建社会的不平现象的贤能之士的人幸遭遇都唱出来了。这说明了识人之误必然产生是非不分、贤佞不辨、人妖颠倒的恶果。"曹瞒老去不解,误认孙郎作阿琮。"这就是说,曹操老了时真是糊涂,错把毫无作为的刘琮当作了孙权。其实,在识人的问题上产生误区,又何止曹操一人。就是孔子这位鼎鼎有名的大圣人也在识人上产生过过失。孔子自己后来发现自己在识人问题上的过失时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就告诫后人:根据言语识别取人,就会因为信任宰予这样的人而犯过失;根据容貌识别人,就会因为不能任用子羽这样的人而犯过失。根据古书记载,宰予是孔子的学生,此人善言词,能说会道,博得孔子的信任,后来事实证明,宰予并不像他自己对自己评价的那么好,说的和做的差距很大。而子羽作为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只是在容貌方面显得很丑,孔子不喜他,于是不得已而退学。后来事实证明,他是个品学兼优的人。"回看世上无伯乐,却道盐车胜月题。"在世上人一时没有伯乐的时候,明明人才不得其用却反说用得很好。我们今天要想不重蹈前人的覆辙,必须走出识人的误区,勿以有色眼光看人,勿以名利地位识才,勿以言取人,勿以貌取人,勿以情识人,勿以已度,勿以线知人,还人的真正的本来面目。识破骗人术《红楼梦》中有副对联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话盛行的地方,必将弄得真假难辨,是非不分,坏人吃香,好人受气,正气不能发扬,邪气泛滥成灾,工作难以开展,群众积极性不能很好发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或不使这种现象蔓延滋长,我们都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眼前小事做起,切切实实地不说假话,不听假话,不传假话,那么,假话就会成为过街老鼠,实事求是就将蔚成风气。这样,我们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就一定会更好些。说假话害人害已。说假话的行为本身,首先就是糟蹋了自己的心灵,而当假话传入他人之耳,倘若别人也据此处理人和事,则更是祸延深远。听假话的人上了当,受了骗,痛定思痛,清醒过来,就将对说假话者不再信任。俗话说:"骗人一次,终身无友。"结果假话说多了,那么说假话都就会声名狼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自己也便难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了。有人说假话与有人听假话得有干系。隋炀帝"恶闻盗贼",于是,虞世基便"不以实闻",下面有了这方面的报告,他只说"鼠窃狗偷,郡县扑逐,行当殄尽,愿陛下勿以介怀。""由是盗贼遍海内,陷没郡县,帝皆弗这知也。"农民起义已经风起云涌了,这个糊涂蛋皇帝还闷在葫芦里。所以说,要想杜绝说假话,首先要人们不听假话。你不听了,他没有了市场,就该收敛了。说假话是虚弱无力的表。一切反动垂死势力的代表人物都是靠假话来施展阴谋和野心,或者苟延余生的。希特勒在吞并奥地利时,甚至指令奥地利卖国贼给他拍要求出兵的假电报以欺世惑众。直到他临死之前还说了不少假话,造了不少假象;"四人帮"的头面人物江青,本来与林彪打得火热,直到林彪自我爆炸前夕,她还给林彪拍了一张秃头"读书像",为林彪"大树特树"制造舆论。而当林彪自我爆炸后,她却一反常态,到处散布林彪如何"迫害"她,她又和林彪如何"作斗争"。真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这帮丑类何以如此热衷于说谎?就因为他们手中没有真理,不欺骗就混不下去,这才把说假话当作安身立命的"通灵宝玉"。然而假的就是假的,一旦剥去伪装,必然露出狞狰的嘴脸。他们的归宿,只以胆自取灭亡。当然,除了为得利而说谎者,也有并无恶意,只不过是为了自己免遭厄运而不得不说假话的。据说袁世凯正做皇帝梦时,一天午睡,侍从来擦拭家具,不慎将一个非常珍贵的花瓶的打碎了,袁世凯被惊醒后正待发怒,侍从立即编了一套假话,说是看见床上臣上着一条蛟龙,吓得魂不附体,才失手打坏花并列的。这番假话正中袁世凯的下怀。所以那个侍从不仅未挨嘴巴,还意外地得了奖赐。此类假话,对那个处在独裁浮威之下的小侍从来说是个小聪明。但今天对我们来说,就完全不需要这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